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

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

ID:34733193

大小:127.1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10

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_第1页
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_第2页
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_第3页
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_第4页
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日文化交流的伟大使者—朱舜水在中国明清之际、日本江户时期的中日交流史上,朱舜水是一个不能被忽略的名字。他反清复明的终身理想和爱国情怀、富贵不移、贫贱不屈的高风亮节和博学多才,以及和众多日本文人学者的交往,尤其是和弟子安东省庵的深厚情谊,已经成为铭刻在中日两国人民心中的千古佳话。一.朱舜水所处的时代背景中国:明末清初,中国国力渐衰,部分明朝遗民致力于反清复明运动;日本:德川幕府统治前期,武断政治渐告终,以四代将军德川家纲为开端的文治政治得以展开;实行锁国政策。二.朱舜水生平简介朱之瑜(1600年-1682),中国明末清初儒学家,字鲁玙,号舜水,谥号文恭先生,生于中国浙江省余姚

2、。致力于复兴明朝而未得,1659年流亡日本长崎。在生活上得到弟子柳川藩士安东省庵的帮助,后被二代水户藩主德川光国聘为宾师,得到厚遇。《日本史辞典》岩波书店永原庆二监修1999年(一)赴日之前的舜水舜水身世清苦,他幼年、青壮年时期生活的余姚、松江均为当时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不断出现进步的思想家和仁人志士。这促使舜水少年便有经世济民之志。尽管39岁时考取恩贡生,被考官誉为开国以来“文武全才第一人”,但他见“国事日非,世道日坏”,并没有把治学作为仕途阶梯,多次受朝廷征辟而不就。当清兵入关,国家存亡之际,他在45岁到60岁的15年间终日奔走,以图驱逐外敌,匡复明室,后追随郑芝龙、郑

3、成功父子等明朝遗臣为反清复明而奔走呼号。为募集军费远赴日本(6次)、安南(3次)从事贸易。参加了1659年7月的南京攻略战。(二)流亡日本舜水第一次前往日本长崎是为了逃避南明朝廷以“偃蹇不奉朝,无人臣礼”为罪名对他的通缉。后来舜水作为日本请援使被郑成功委派赴日求援多次,南京攻略战失利后,感到复明无望,于1659年冬决定流亡日本。明末清初时有众多文人从中国远渡日本,受聘到大名门下。1665年6月,舜水被聘为常陆国水戸藩藩主徳川光国的宾师,同年7月迁往江戸居住。在流亡日本的二十多年里,舜水始终不忘复明的理想,致力于在日本推广正统儒家思想,影响深远。1682年,在江户去世,享年82

4、岁。葬于常陆久慈郡大田乡瑞龙山麓(今茨城县常陆太田市)德川家墓园,墓地以明朝样式建立。三.舜水的关于理想社会的主要主张(一)提倡实理实学思想,主张重拾仲尼之道之灵魂;反对捕风捉影,不着实际的虚学。“知中国之所以亡,则知圣教之所以兴也”,《朱舜水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83页“吾道之功,如布帛菽粟,衣之则不寒,食之则不饥;非如彼邪道,说玄说妙,说得天花乱坠,千年万年,总来无一人得见”,“为学当有实功,有实用。”《答小宅生顺问六十一条》,《朱舜水集》卷十一,第406、407页(二)力主经世济民的思想。舜水认为:“士、农、工、商,‘国之石民也’。男耕而食,女织而衣,民生之常

5、经也。所谓本根者,如斯而已。而又‘壮者以暇日修其孝弟忠信’,国何患不治?何患不富?”《答野节问三十一条》,《朱舜水集》卷二十,第388页这样把士农工商并列起来,是“对重工抑商、重士轻工、重义轻利文化现象的否定,提高了工、商的地位”。、7张立文《论舜水学的意蕴——为纪念朱舜水诞辰395年而作》(三)劝诫统治者要仁义爱民。“龙以仁义为德,龙之所以为灵。……龙非仁义无以为灵,人君非仁义无以为国”。《源光国字子龙说》,《朱舜水集》卷十三,第443~444页“恭惟圣人之大德,莫重于施仁,仁政之大端,莫先于养老”。《元旦贺源光国书八首》,《朱舜水集》卷六,第114页概括而言,舜水心目中的

6、理想社会即“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他的思想主张总体渗透着对明朝灭亡教训的反思。四.舜水的在日主要活动及其影响(一)讲学授徒,与日本各派儒学者交往频繁,传播从学术思想到礼乐典章制度方面的汉文化,倾注了后半生的心血。“为建学,设四科,阐良知之教,日本于是始有学,国人称为朱夫子”。《明遗民所知录传十七朱之瑜》,《朱舜水集》附录一,第640页舜水对学生“抚之如慈母,督之如严父”,学生评价他“先生喜宾不择贵贱,非有疾病事故未尝不应接”。舜水除了讲学,还采取函授的方式,因此留下了大量的书信。朱门弟子精英辈出,既有日本宰相、水户侯德川光国开启水户学派、关西硕儒安东省庵开创日本朱子学派(

7、主气派)、又有幼师舜水、日本古学派的鼻祖山鹿素行,还有一代儒宗伊藤维桢(伊藤仁斋)和名震四方的大儒安积觉(安积淡泊)。8金培懿《朱舜水于江户儒学史上所起之作用——由其与古学派之关系谈起》舜水居住日本20余年间,“以其自身磊落崇高之人格,提供给日本儒者一个具体的儒者典范”。(二)舜水并不是百无一用的书生。他在生活中的实际动手能力和他的博学多才同样受人瞩目。他主张“日用躬行即是学”,“躬行之外无学问”,体现出他对“经世致用”的身体力行。1.把工程设计、建筑技术、农艺、生物地理知识、衣冠制裁和书版柬式分别绘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