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壮字借音声旁和中古汉语韵母关系研究

古壮字借音声旁和中古汉语韵母关系研究

ID:35168154

大小:3.04 MB

页数:70页

时间:2019-03-20

古壮字借音声旁和中古汉语韵母关系研究_第1页
古壮字借音声旁和中古汉语韵母关系研究_第2页
古壮字借音声旁和中古汉语韵母关系研究_第3页
古壮字借音声旁和中古汉语韵母关系研究_第4页
古壮字借音声旁和中古汉语韵母关系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壮字借音声旁和中古汉语韵母关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校代码:10270分类号:H218学号:122200102上善作说夫營硕士学位论文古壮字借首声芳和中古汉语韵母关系研究学院:人女与传播学院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方向:比较语言学研究生姓名:李静指导教师:郑伟论文独创性声明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作者签名;日期: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上海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

2、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作者签名导师签名^)彳1日期:2015^5-^本论文经答辩委员会全体委员审查,确认符合上海师范大学硕(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要求。答辩委员会签名:导师:/vb7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古壮字借音声旁和中古汉语韵母关系研究论文题目:古壮字借音声旁和中古汉语韵母关系研究学科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方向:比较语言学学位申请人:李静指导老师:郑伟教授摘要古壮字是壮族人民借用汉字或汉字的部件创制发展成的一种民族文字,大都用汉语音来表示壮语音,尤其是

3、形声字和借字,与中古汉语语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汉语语音史的研究提供了材料,为中古汉语读音的构拟以及揭示中古时期的一些音韵特点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其作用不亚于域外对音材料。本文以《古壮字字典》中正体字为文本材料建立数据库,又依据借音声旁和中古十六摄建立表格,采用与汉语语音史相比较的方法,重点考察“借音壮字”壮语韵母与汉语中古韵母之间的语音对应情况,探究古壮字造字时期所反映的中古汉语音韵特点,以及中古汉语各韵摄之间的分合在古壮字语音中的表现;另外以专题的形式讨论了古壮字韵母长短元音对立和汉语韵图时代“内外转”之间的关联,并就其中的某些例外作出解释。经过比较讨论

4、,本文得出结论基本如下:(1)借音声旁所属古壮字的韵母读音中,有些读音极可能是汉语的古音残留。(2)从借音声旁的壮语韵母读音与中古所属的汉语韵摄地位出发,中古音韵各韵摄以及各韵摄之间的分合状态都可从壮语读音的不同及混读中窥见一二。(3)将借音声旁壮语韵母读音所对应看出的汉语韵摄分合特点放回至汉语语音史中,又可大致推断出壮语大量借入汉语语音的时间节点。(4)《广韵》中阳声韵和入声韵相配整齐,古壮字的借音声旁中也体现出阳声韵和入声韵相配的特点,保留了中古入声韵尾(-p、-t、-k)的痕迹。(5)古壮字中韵母长短元音的对立与汉语等韵图中的“内外转”之间存在有较为鲜明的

5、联系。关键词:古壮字;借音声旁;十六摄;内外转;长短元音;I古壮字借音声旁和中古汉语韵母关系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TheAncientZhuangCharactersisanationallanguagethatZhuangpeopleborrowedfromChinesecharactersorapartofChinesecharacters,mostofthemusechinesepronunciationtorepresentZhuangpronunciationespeciallyphonetic-wordandby-word,wh

6、ichareinextricablylinkedtoMiddleChinesevoice,theyprovidematerialforthestudyofChinesespeechhistoryandanimportantreferenceforreconstructingMiddleChinesepronunciation.Meanwhile,ThepronunciatinofAncientZhuangCharactersrevealsomeofthephonologicalfeaturesoftheMiddleAges,itsroleasmuchoutsid

7、eofthesoundmaterial.Inthispaper,usingtraditionalcharactersofTheVocabularyOfTheAncientZhuangCharactersastextmaterialdatabase.ItcreatestablebasedonthePhoneticLoanZhuangCharactersandthemiddlesixteenrhyme.Thispaperusingthehistorycomparingmethod.Thisarticlefocusesonthespeechcorrespondence

8、betweenZhua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