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的思考

打造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的思考

ID:35331555

大小:67.0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23

打造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的思考_第1页
打造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的思考_第2页
打造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的思考_第3页
打造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的思考_第4页
打造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打造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打造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的思考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凭借政策、资源、地理交通和劳动力优势,承接了国际制造业,实现了创新能力的提升、经济的发展。地处长三角中心地带的凉州开发区经过建区20多年改革发展,构建起小政府、大服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特色产业体系和发展模式,并逐步成为外商投资的密集区、新兴产业的集聚区和集约化发展的新城区。新时期,开发区发展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区域竞争日趋激烈、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发展空间受限等诸多因素困扰,这些无不制约着开发区赶超发展。“十三五”期间,

2、对开发区而言,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切入点,再造产业优势平台,对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赶超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凉州开发区产业发展概况从产业基础、企业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看,凉州开发区打造长三角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具有良好的现实基础和有利条件。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开发区紧紧围绕''一流园区、美丽新城”建设目标,综合实力不断提升。2014年,开发区生产总值达到260.54亿元,同比增加11.3%,高于全市2.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1.46:34.69:63.85,第三产业占比明显高于全市和全省平

3、均水平,产业结构显著优化。2014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204.01亿元,同比增长25.87%O“十二五”以来积极推进邦健医疗、联东U谷、微宏动力电池等一批“大好高”项目,发展后劲充足。全年新增外商投资企业数80个,实到外资总额1.88亿美元,是“浙江省外商投资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在全国所有国家级开发区的综合实力考核中,凉州开发区列第48位,在全省国家级开发区综合考核中综合分值位列第7位。主导产业不断加速集聚。围绕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汽配机电等主导产业强化集聚效应,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高增长性、高竞争力的特色

4、产业集群。如以特瑞思药业为核心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在细胞治疗领域中协和(凉州)干细胞基因库成为亚洲最大的干细胞基因库,总投资超过65亿元列入“国家千人计划”及归国博士创办的特瑞思药业将建设国际一流、国内首个符合国际cGMP规范的单抗药物研发生产基地,成为浙江省符合cGMP国际规范医药企业最为集中的区域;以陶氏为核心的节能环保产业集群,膜法水处理设备产量占全国的19%,在国内细分行业领域的品牌影响力持续上升,形成了国内知名的“凉州板块”;以永兴特钢为核心的国内一流的不锈钢棒线材产业集群、以微宏动力为核心的新能

5、源产业集群、以人本为核心的汽配机电产业集群以及以科创中心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等特色集群。逐步打造了南太湖生物医药产业园、康山环保新能源产业园、南太湖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南太湖金融产业园等专业化产业平台,承载能力显著提升。产城融合不断深化开放。在大力发展产业、提升产业层级的同时,开发区重视城市功能完善和提升,推进产城互动融合发展。凤凰片区是开发区开发最早的区块,目前已形成商住办公一体的新型商务综合区。西南新城正积极打造重要的现代服务平台,已形成亿丰国际建材城、国际小商品城、红星美凯龙家居生活广场、嘉年

6、华综合商务广场、赛格数码城等为代表的专业市场群,同时西南城市综合体、国际软件园等项目加快推进,未来将发展成为凉州商贸服务业发展新高地。重点产业平台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已达到供电、电信、供水、排污、道路、供热、供气等“九通”条件。公共配套服务的不断完善,有利于提升开发区城市品质,对吸引资金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成为开发区产城互动的必要条件。创新体系不断深化完善。以南太湖科创中心为主平台,着力构筑以''研发一一中试及转移转化一一产业化”为纵向轴,'‘政产学研金"紧密结合为横向轴的区域创新体系。引进了中科

7、院凉州应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中心、中科院凉州工业生物技术中心等一批著名的科技产业化研发机构,创新孵化体系加快完善。截止2014年,累计获得省以上认定的企业研发机构39家、省以上科技立项项目近百项、省以上新产品立项约250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达46.3%,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全区不断创新人才招引机制,累计引进海外高层次领军人才40余名,集中了全市近50%的省''千人计划”团队和70%的国家“千人计划”团队,被认定为省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基地、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中国留学人员“春晖杯”创业基地

8、等。循环经济不断加快推进。坚持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统领,项目高标准引进,深入实施"三大清洁”行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走在全市前列。工业节能减排不断推进,实施微宏动力二期、德诺沃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大批循环经济项目。实施清洁生产,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氨氮排放量等指标均达到标准,推动生态经济不断发展。随着凉州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发区积极探索建立绿色产业体系,构建生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