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有效的课堂朗读教学

小学语文有效的课堂朗读教学

ID:35439071

大小:54.9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4

小学语文有效的课堂朗读教学_第1页
小学语文有效的课堂朗读教学_第2页
小学语文有效的课堂朗读教学_第3页
小学语文有效的课堂朗读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有效的课堂朗读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有效的课堂朗读教学潘仁良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英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朗读在低中高3个学段中分别作了这样的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正力显了新课程提倡的“各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但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朗读往往成为匆匆过客,缺乏有效性,学生的朗读准确率低、流利程度差、缺

2、乏感情等情况普遍存在。有课改专家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把学生引入最优的朗读境界,真正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学生的有效参与呢?1、制定准确的朗读目标,读岀层次针对学生认知起点,注重朗读指导的层次性、渐进性和规律性。有位教育专家指出对于一篇新授课文要把握好4个朗读层次

3、:1)认读读正确,扫清朗读的基本障碍;2)课文读得流利,感知语言的基本意思;3)精读有情感,培养有感情朗读的能力;4)熟读记于心,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以下是我在教学《白杨》时的过程设计。1)初读课文,指导读正确。①自读课文,画出课文屮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指名分段读课文,每人一段:正音,检杳生字词的读音,对于难读或容易混淆的字词重点正音;读通句子,把课文基本读上口。2)再读课文,反复读流利。①同桌练读;②指名学生读;③仔细观察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互相说说爸爸两次沉思的内容。3)品读课文,学习感情

4、朗读。①再读课文,不仅要把课文读好,还要想一想有什么不懂的?②再读课文并动动脑筋,看看能给问题找到答案吗?③一起讨论,研读句子。女U:“不管是干旱还是洪水,不管是风沙还是雨雪……不软弱也不动摇”这句话表现出了白杨树的什么特点?爸爸借白杨树来表白自己的心,又是表白的一种什么心呢?④多种形式训练学生感情朗读,并通过指名读、分组读、比赛读等方式展示。4)熟记成诵,强化阅读积累。①教师提示诵读方法,如看图画诵读、看板书诵读和借助音乐诵读等。②检查诵读效果。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可逐步不看书,熟读成诵;可以同桌互读,小

5、组赛读,全班齐读等。③延伸课外,强化积累。激发学生把课文朗诵给家人和其他学生听。这段预设的过程,指导学生以朗读为主线,循序渐进,读识结合、读想结合、读诵结合、读演结合,能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同时尊重学生的语感发展规律,让学生自由读、探究读、合作读、体会读,真正把朗读的权利交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2、运用多种朗读方法,读出乐趣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应竭尽所能地制造机会开展多样化形式的朗读,可采用个别读的诸多形式和齐读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朗读,感受朗读的乐趣。3、激发真实的朗读情感,读出个性感情朗读是感悟语言的一

6、种有效方法,真正意义上的朗读应该是情感体验的表现、心灵碰撞的激发。其实不同的学生因为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感悟能力等因素的千差万别,对文章的情感和意境的体会是不同的,朗读的处理方式也各有特色,所以说“有感情朗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学生在情境中读得入情入境,仿佛自己就是文中的“我”。这样一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乂情不自禁地走进教师创设的情境里面,何愁学生没有朗读的激情,没有自己的独特体验呢?4、立足学生的发展,给予实效的评价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

7、唤醒和鼓舞。谁要是白己还没有发展培养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发展和培养别人的情感。”因此,依靠教师单方面的积极性,不争取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是无论如何难以实现有效教学的。同样,有感情朗读的激发也在于教师评价语的激励。有效的朗读教学,能使学生从中感受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良好的朗读习惯,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也能起到促进作用。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O”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屮,重视并加强有效的朗读教学,是非常必要的。这可以为学生以后的语言学习打下一

8、个良好的基础,更帮助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