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简便运算错误原因及应对策略分析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错误原因及应对策略分析

ID:36121134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6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错误原因及应对策略分析_第1页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错误原因及应对策略分析_第2页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错误原因及应对策略分析_第3页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错误原因及应对策略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错误原因及应对策略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简便运算错误原因及应对策略分析陈家小学胡天润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也是小学数学教学最基础的目标之一,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进行计算。简便运算对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发展思维能力以及培养数学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教师都十分重视学生的简便计算能力的培养,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结果往往还是不尽人意。小学数学从四年级开始,一直到六年级都会有简便计算。在这三年里主要是学习了加法和乘法的五大定律,所学的内容并不是很多,所涉及的知识点也并不抽

2、象,学生当时接受起来难度也不大,可是一到了实际运用中就会出现很多的错误。所以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错误类型找准错误根源,发现其中的问题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让学生铭刻于心终身难忘,达到活学活用,触类旁通的目的。下面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错误一、连减连除的运用。当学生学习了“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或连续除以两个数a-(b+c)=a-b-c,a÷(b×c)=a÷b÷c”的运算定律之后,学生脑海中自然就有了这样一种思维定势,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始终是减去两个减数的和才简便,于是有一部分学生就会出现这种情况:39

3、.85-2.85-7.15=39.85-(2.85+7.15),而不会用39.85-2.85-7.15=(39.85-2.85)-7.15。同时学生对减法除法性质的逆用感到很困难,如会出现962-(62+45)=962-62+45=135;2548-(748-452)=2548-748-452=1348的错误。 错误二、学习了乘法分配率后,经常会出现以下错误:(4+40)×2.5=4×2.5+40;67×38+62×67=(38+62)×(67+67)等错误。不能灵活计算如102×3.6等题目。错误三:在学完五个运算定律后,出现如

4、1.25×32×25的题目时,学生会想到把32分成8乘4,计算时却分不清该用乘法结合律,还是乘法分配律,会出现1.25×32×25=(1.25×8)+(4×25)。错误四:只看数,不看清运算符号,弄不清运算顺序乱用简便方法,如:0.25×40÷0.25×40=10÷10=1;27.8-5.4+4.6=27.8-10=17.8等等。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一是教学时,教师一味机械地进行程序化训练,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学生只会牵强地套用,二是没有从根本上理解定律的意义,也没有联系生活实际加以巩固,不会灵活运用。教学时片面地注重了摩仿技能的

5、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的渗透。到底该如何有效地进行简便计算教学,才能使学生具有自主的简便计算能力?我认为应把培养学生的简便计算意识作为简便计算教学的核心。所谓简便计算意识,是指学生面对一个运算问题,能从多个起点产生多种联想来开拓运算途径,并灵活、合理地选择运算途径、获得运算结果的一种思维方式。一、注重生活经验与运算定律的联系。学生对计算方法的选定,更多的是依赖于生活实践中积累的真实想法与最自然化的理解。生活中学生会计算的问题如果抽象到数学中学生反而不会了,我们在教学简便计算运算时应该通过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合。教学

6、背景力求生活化,使学生感到这些问题是自己平常接触到的一个生活场景。如在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时,可以出现这样的生活背景:学校购买校服,一件上衣55元,一条裤子45元,购买63套,一共需要多少钱?生甲列式为:55×63+45×63=6300元;生乙列式为:(55+45)×63=6300元,然后组织学生对两种解答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两种算法有相同的结果但第二种计算方法更简便,通过观察发现两种东西的单价正好凑成整数时,把它们共合起来,再乘更简便。在教学计算“153-98”时,可先让学生结合这题设置一个生活情境:我带着153元钱

7、去买书包,一个书包是98元,还剩多少元?你可以怎么算?于是学生出现多种算法:①100-98+53=55、②153-100+2=55、③153-90-8=55等多种方法。接着让学生说一说:(1)每一种方法为什么可以这样做?请讲讲你的道理?(2)这几种方法哪一种比较简便?为什么?通过学生的讨论,最后总结出把减数看成整百,多加的再减去,比较简便。通过生活情境培养了学生的简算意识。二、让学生自主体验计算方法的优化策略。教材或教师展示的算法可能是最优化的,但对于学生而言未必就是喜欢的。因此,只有让学生充分地体验,才能让学生自主地选择最简便的

8、解法。例如:在教学“除法的简便计算”时,要求学生计算120÷2.5,大部分学生按照学习新知识的习惯思维,把2.5分解成5×0.5的积,即为120÷(5×0.5)=120÷5÷0.5。师引导学生回忆商不变的性质,想一想,这道题能不能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