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临床观察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临床观察

ID:36708791

大小:63.6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4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临床观察_第1页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临床观察_第2页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临床观察_第3页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临床观察_第4页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临床观察作者:傅繁,刘星燎,曾姬,肖玲,张润春【关键词】血液灌注;肾透析;尿毒症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临床观察(pdf)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用的治疗效果。方法维持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和常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尿毒症优于血液透析。结论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尿毒症有较好的疗效。[关键词]血液灌注;肾透析;尿毒症Clinicalobseruationcombinedhemadialysishemoperfusianinchronicur

2、emia[Keywords]hemoperfusion;renaldialysis;uremia6尿毒症是由多种毒素在体内潴留,引起代谢紊乱和多个系统功能失调的临床综合征。根据尿毒症毒素的分子量可分为小分子毒素、中分子毒素(middlemolecularsubstances,MMS)、大分子毒素。加强中分子毒素的清除有利于改善尿毒症患者的预后[1]。中分子毒素在体内呈多室分布,传统的血液透析不能有效的清除中分子毒素,而单纯的血液灌流不能改善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紊乱。因此,自2003年6月以来,我科采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尿毒症,以减轻长期

3、透析所带来的并发症,并取得良好的预后。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维持性血液透析(HD)的慢性尿毒症患者30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分为串联组和对照组。串联组15例,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48.20±15.02)岁,原发病:慢性肾炎9例,高血压4例,糖尿病肾病1例,多囊肾1例。对照组15例,性别、年龄及原发病与串联组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串联组采用透析器与灌流器串联做透析――6灌流(HP/HD)治疗,灌流器串在透析器前,以免经透析器脱水后,血液浓缩,使血流阻力增大,并易致凝血。血流量为200~250ml/min,先用NS500ml冲洗灌流器、

4、透析器及血液管路,继而建立循环通路(静脉端接泵前输液口),用每瓶含20mg肝素NS500ml每分钟500ml的流量循管30min后冲洗管路,同时用手轻拍灌流器、透析器,以排除气泡并除去微粒,肝素首剂量按每公斤体重0.5mg静推,每小时追加肝素10mg,并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增减肝素用量。灌流透析2h后,树脂达到饱和,取下灌流器,再继续透析2.5h,总共治疗时间为4.5h。透析结束后用等量的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治疗前后检测MSS、血尿素氮(BUN)、肌酐(Cr)、总蛋白(TB)、白蛋白(ALB)、电解质、肝功能。1.2.2对照组除未串联血液灌流器外,其余条

5、件及检验指标同串联组。1.2.3血液透析(HD)使用NCU-12型血透机,130A(醋酸膜)透析器,串联丽珠HA-130树脂灌流器、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血流量为250ml/min。1.2.4中分子物质的测定6采用紫外线吸收法[2]。其他血液生化分析按常规在自动生化仪上测定。1.2.5观察指标观察病人血压、脉搏、心脏听诊等生命体征及临床表现。1.3统计学方法各样本原始数据及差值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成对t检验方法统计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水平。2结果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血尿毒症能有效清除MMS,血细胞与

6、血清蛋白均升高。而普通透析对MMS无多大影响,两者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见表1。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后10例患者睡眠改善,12例患者食欲改善,其中1例明显改善,2例患者皮肤瘙痒减轻,电解质变化与血液透析无明显改变。治疗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未见特殊不适。3讨论6尿毒症患者体液中有多种代谢产物的积蓄并可引起各种尿毒症综合征。20世纪70年代后Babb和Scribner提出了中分子学说[3]。血中MMS量物质越多,尿毒症患者的死亡率、心包炎、神经系统症状及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也越高[4]。MMS的化学本质是肽类,属氨基酸系列,是一类具有生

7、物毒性的物质。Bergseorom等证明MMS具有神经毒性,并对红细胞生成,血红蛋白合成,淋巴细胞转化,葡萄糖表1HP/HD对血透患者毒素及血常规与血清蛋白的影响注: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的利用,纤维母细胞增生,白细胞吞噬功能,以及血小板聚集、黏附等功能都具有抑制作用[4]。根据目前资料的推测,MMS毒性机制在于它直接或间接干扰体内正常的酶和调节因子,使机体的功能和代谢紊乱[5]。树脂吸附剂具有多孔、高表面积、吸附容量大、吸附速率快、机械强度高等特点。临床应用能显著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的中分子物质。患者的睡眠

8、、食欲、高血压、皮肤瘙痒有不同程度的改善[6,7]。单一的HP对BUN、Cr等小分子物质清除率不高,且不能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