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地区公路隧道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治措施

高寒地区公路隧道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治措施

ID:36719897

大小:814.5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4

高寒地区公路隧道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治措施_第1页
高寒地区公路隧道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治措施_第2页
高寒地区公路隧道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治措施_第3页
高寒地区公路隧道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治措施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寒地区公路隧道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治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张良等高寒地区公路隧道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治措施降累计最大值85,35cm(K746+1]9),其拱顶及地(3)拱部钢筋网由原设计的单层改为双层;表的大变形致使K746+118~K746+129段初支侵(4)隧道预留变形量根据第三方监控量测结果人二衬。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根据现场情况分析,此处为季节性冻土,且拱顶(5)在施工仰拱时,洞口段先施作2m宽C30混处埋深约浅,受洞内施工温度影响大,判断该沉降是凝土小矮墙,每3m施作一组。小矮墙开挖后顺下由于冻融现象引起的。针对冻融现象,采取了洞内导拱脚下接拱架至小矮墙开挖底面,不超过2榀下外相结合的处理措施。首先要控制变形不再继续发接

2、一次,锚喷网C25混凝土支护。仰拱拱架预留至展,并且加固变形段一定范围内的洞室周边,防止其小矮墙混凝土墙外并与拱脚下接拱架栓接,以防止他段落也发生大变形。为此在地表采取了地表注浆仰拱大面积开挖后初支进一步下沉失稳,形成安全加固措施,洞内对初期支护进行加强,对施T工艺进隐患,待小矮墙混凝土达到75强度后,闭合仰拱。行调整。经过地表加固和洞内加固同时处理,隧道的沉地表注浆主要控制在碎石土层及强风化基岩降及变形情况得到有效遏制,处理措施施工后,沉降层,注浆加固圈为隧道开挖轮廓两侧各加宽2m、拱变形均稳定。部为3m范围,纵向包括大变形段前后总计约80m。对于侵人二衬段落,考虑到该段落

3、实际地质情注浆压力周边孔:0.5~1.0MPa,中间孔:1~况差,埋深浅,若采用换拱措施,存在极大风险,易发1.5MPa。生安全事故。因此对该段落采取了调整竖曲线的形注浆材料及浆液:式,使得路面标高降低,隧道内轮廓整体降低,保证(1)水泥:C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水泥。水泥不隧道轮廓不侵入建筑限界。应超过出厂日期三个月,受潮结块不得使用,水泥的3.2隧道涌水塌方段各项指标应符合验收标准。隧道施工期间,右线掌子面出现掉块,出水量逐渐(2)水玻璃:波美度为38~41。,比重1.4;增大,支撑拱架时时拱部及右侧突然滑塌流碴(泥加碎(3)水:注浆用水通过试验不得采用PH值小于石),见

4、图3。掌子面形成向前2.0m、向上2.5m、宽2m6的酸性水和工业废水。的塌穴,流碴约15,且有扩展趋势,水量约40/h。(4)注浆浆液:采用水泥一水玻璃双液浆,水灰滑塌流碴造成YK746+200~YK746+205.2段初期支Lt(重量比)(0.6~1.0):1,调整水灰比,达到不同护开裂变形,混凝土脱落,拱架扭曲变形,初期支护混的终凝时间。凝土与拱架剥离,拱顶下沉当天累计达21cm。左线掌孔间距:根据扩散半径定为2.0×2.0m,呈梅花子面右侧(拱顶偏右约2.5m)出现股状裂隙水,并伴有型布置。黑色泥状物涌出,掌子面形成向前4.0m、向上2.0m、宽注浆量采用定压和定量相

5、结合的方法,根据围2.0m的塌穴,流碴约20,且有扩展趋势,水量约岩孔隙率和填充率计算注浆量。4Orn『/(in图1)。滑塌流碴造成ZK746+248~ZK746+参考公式为:Q一∑(A·,z×a00)。式中:255.2段初期支护开裂变形,混凝土脱落,拱架变形,初Q~注浆总数量,ITI。;期支护混凝土与拱架剥离,见图4,拱顶当天累计下沉A——被加固围岩的体积,m。;达12cm。一被加固围岩的孑L隙率,,险情出现后,各参建单位积极协作,对滑塌处采以一经验充填率,。取如下紧急处理措施:洞内初期支护进行了加强设计,调整了施工工(1)进口右线艺。1)暂停掌子面施工,用C25喷射混凝土

6、对掌子(1)将超前小导管加密,环向间距由原设计的面进行封闭处理。35cm调整到17.5cm,纵向排距由原设计的2.5m2)为防止开裂变形加剧,进一步造成安全隐患,改为lm,长度由设计的4m改为3m;同时也为处理坍塌体提供安全作业空间,对右线(2)拱脚处锁脚锚杆由原设计的(p25中空锚杆YK746+200~YK746+204段初支开裂变形处采改为(D42小导管,且每处拱脚的锁脚锚管数量由原用I20套拱和注浆加固,间距50cm。设计的2根增加至4根,三个台阶每榀拱架的拱脚3)套拱加固施工完成后,对流碴位置采用弃碴均予加强;回填,并在流碴位置布设泄水管,减少对围岩的进一·45·张良

7、等高寒地区公路隧道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治措施5)隧道上台阶开挖支护完成,中下台阶落底开混凝土达到75强度后,闭合仰拱;挖工序风险极大。落底时上部支护基础悬空,失去9)提前在右洞右半幅拱脚处预先施做@50长支撑,很容易引起支护和围岩失稳、坍方,下沉量大。30m排水管,以起到集中排水减压的作用。且根据现场实测承载力最低为116KPa,为了在开4结语挖前给上半断面支护结构提供一个JlIN~或永久的基础,控制支护拱脚的快速下沉,一是将拱脚处锁脚锚根据以上处理方案的成功实施,可以得出以下杆由原设计的25中空锚杆改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