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勇新课教案学生版-求索真理的历程

丁勇新课教案学生版-求索真理的历程

ID:37507560

大小:43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24

丁勇新课教案学生版-求索真理的历程_第1页
丁勇新课教案学生版-求索真理的历程_第2页
丁勇新课教案学生版-求索真理的历程_第3页
丁勇新课教案学生版-求索真理的历程_第4页
丁勇新课教案学生版-求索真理的历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丁勇新课教案学生版-求索真理的历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广水一中丁勇2015年3月16日星期一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目标要求:通过对人们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取得的丰硕成果的认识,理解实践的含义和了解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分析探究实践的三个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使学生明确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同时,重视认识的作用,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走出校门投身社会实践做好理论上的支撑。★教学重点与难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含义及其特点★教学过程:知行观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别具特色的问题之一。孔子主张“生而知之“的同时强调“学而知之”。荀子认为“

2、行”比“知”更重要,指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墨翟是第一个运用经验论反对先验论的哲学家,将“知行”和检验标准分开,“天下之所以察知有与无之道有,必以众之耳目之实。”程颐提出知先行后的学说,“须以知为本。知之深则行之必至,无有知之而不能行者。”还提出了行难知易的观点,“非惟行难,知亦难也。王阳明提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提出“知行合一”。王夫之提出了“知行相资以为用”的知行统一观。此处的“知”和“行”揭示了和的关系。让我们走进本课把握二者的科学关系。▲探究活动-----实践及其特点▲探究活动一:实践的含

3、义及其形式阅读教材P42页第一段和43页专家点评,判断下列事例那些属于实践活动,并分属于实践的哪种形式?1.蜜蜂筑巢()2.退休后在家养花种草,享受生活()3.学生课堂学习(≠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如做实验、参加社区义务劳动等)()4.参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型展览()5.农民种田、工人生产()6.南水北调工程()7.新民主主义革命()8.我国深化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养老体制改革等()9.袁隆平团队超级杂交水稻亩产1000公斤的项目攻关实验()10.国务院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推进投资管理方式改革()11.教室上课()12.拍摄

4、电影《狼图腾》()13.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型展览活动()探究结论:实践的含义:是改造的。⑴实践都是以为主体(非纯客观的活动)、以(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为对象(客体)的(实践的性质,具体解释见⑵)。⑵是一种,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非纯主观思维活动)(≠人的一切活动,还有认识活动和生活活动等)⑶所以,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不是纯主观认识活动,也不是纯客观活动。实践的基本形式(1):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即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的实践活动。(2):如:革命和改革、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实施等。(3):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自然科

5、学实验和社会科学实验)其他形式:如艺术、体育、教育等▲探究活动二:实践的特点(特征)1992年,中国确立了以建立空间站为目标的航天计划。这一计划分三步,第一步是载人飞船阶段,目标是能够把宇航员送到太空,正常运行若干天,并成功返回。第二步是空间实验室阶段。为加强对工程的领导,中国政府设立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实施大型系统工程专项管理,统筹协调工程13个系统的110多家研制单位、3000多家协作配套和保障单位的有关工作。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广大科研人员、部队官兵和职工艰苦奋斗、顽强拼搏,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进

6、一步推动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向更高水平发展,为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提升综合国力、提高民族威望做出重要贡献。但根本目的是和平开发太空资源,让太空资源为人类服务。中国一贯主张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的原则基础上,加强空间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包容性发展。中国在2011年9月29日发射“天宫一号”飞行器,并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进行三次交会对接试验,形成一个短期有人照料的实验室,为空间站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进展。2016年我国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并发射神舟11号载人飞船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

7、“天宫二号”交会对接。此后还将在2018年左右发射“天宫三号”。中国的空间站将于2022年基本建成。请阅读教材P42和43页正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并思考教材P42楷体字第二问,进而总结实践的特点,填写下表(见后面学生笔记)探究思考:①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这一实践活动有哪些要素组成,这些要素有什么共同特点?②我国实行载人航天工程的目的、目标和步骤及其物质精神成果与蜜蜂筑巢有何本质不同,体现实践什么特点?③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统筹协调工程13个系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