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新生代黄河上游地貌演化与青藏高原隆起

晚新生代黄河上游地貌演化与青藏高原隆起

ID:37655618

大小:791.6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7

晚新生代黄河上游地貌演化与青藏高原隆起_第1页
晚新生代黄河上游地貌演化与青藏高原隆起_第2页
晚新生代黄河上游地貌演化与青藏高原隆起_第3页
晚新生代黄河上游地貌演化与青藏高原隆起_第4页
晚新生代黄河上游地貌演化与青藏高原隆起_第5页
资源描述:

《晚新生代黄河上游地貌演化与青藏高原隆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旧种李辑第卷第期年月’晚新生代黄河上游地貌演化与青藏高原隆起’‘李吉均方小敏马海洲朱俊杰潘保田陈怀录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兰州,、滴要黄河上游地貌和新生代地层研究表明一是一个构造长期稳定气候炎热和红色盆地广泛发育的时期,形成分布很广的夷平面,即青藏高原的主夷平面,上有风化壳及古岩溶残留开始,青藏高原整体抬升,主夷平面被分割、,盆地中,,解体红色碎屑建造强烈变形开始以扇砾岩为主的内陆磨拉石沉积其后在和一相继发生强烈隆升,青藏高原地貌总轮廓形成,黄河现代水系格局出现,总称,,三,之为青藏运动幕随后黄河及其支流发育一系,记列阶地录了青藏高原阶段性隆

2、升及黄河溯源侵蚀的全过程关镶词晚新生代黄河上游地貌地层高原隆起,,巨大的地兰州以上的黄河上游横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和黄土高原形反差和强烈的构造运动使黄河切开了一系列山间和山前盆地,不仅使盆地中的新生代地层暴露地表,而且还形成多达级以,上的河流阶地并为其后数百米厚的黄土地层所覆盖地貌和地层的演化比较完整的记录了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隆起过程和相伴的环境变化历史早先对兰州黄河阶地的系统研究表明,以来黄河形成有过次强烈的下切川,最近我们的研究表明,黄河最早形成于距今约前形成级阶地系统,〕而在西宁地区和夏河县完朵滩一带,黄河支流涅水与大夏河的阶地可达级以上,

3、与其毗邻的临夏盆地堆积最厚达多米的新生代河湖相沉积和黄土沉积在进行了系统的地层学研究基础上〔,,又对其周围的地貌进行了考察本,文基于上述最近的一系列研究结果对黄河上游的地貌演化与高原隆起做一总结研究区地质地理概况,,’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与黄土高原西部的交界地带即东经一北纬’,、,一研究区重点放在临夏盆地与甘南高原兰州盆地和西宁盆地图严格来讲这个盆地均为第三纪陇中盆地的一部分,为伸入陇中盆地中的祁连山东延余脉所分隔临夏盆地为一较小型的山前拗陷盆地黄河从青藏高原上的循化盆地切开积石峡由西向东流入临夏盆地,在盆地中形成级阶地图盆地中第三纪临

4、夏群红层厚达多米,形成于晚渐新〔”」,,世以来第四系以湖相和黄土堆积为主最厚达多米兰州盆地新生代地层更厚一般一一收稿,一一收修改稿国家攀登计划资助项目参加工作的还有曹继秀、钟巍、王建力和李珍等©1994-2009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第期李吉均等晚新生代黄河上游地貌演化与青藏高原隆起““。伙肠。“。以巨」海拔仰地区压习山脉与山峰尽旦」河流与湖泊图研究区位置与地貌概况图—马衔山,—太子山,—达里加山,—

5、美武高原—拉脊山,—西倾山,—阿尼玛卿山目囚四口只第级夷平面第级夷平面黄土太子山粉砂岩积石砾岩层泥岩渊撇芝日‘,页岩花岗岩韶门︸、图甘南高原和临夏盆地地貌与地层关系综合图厚达多米黄河切入第三系红层形成多达级河流阶地西宁盆地位于陇中盆地最、,西端的西宁乐都一带为青藏高原上的小型山间盆地涅水自西北向东南流过盆地注入黄河图,并切穿上千米的第三纪红层,形成多达级阶地,其上亦为巨厚黄土所覆盖在这些盆地的西南面是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在甘肃省境内又称为甘南高原,在青海东部已进入高原主体甘南高原为一抬升的倒八字形楔状地块,南北两侧均为向中心倾斜的高角逆断,层图

6、高原上存在许多小型山间断陷盆地其中新生代地层序列完全可以与临夏盆地对,一,比其南部的一些盆地如合作临潭盆地新生界还通过近南北向的挑河断裂谷与临夏盆地直接相连,在西南面的老槐树关河一带也有类似现象目前这些山间盆地多被推挤到山顶分水岭地带或海拔一的高原面上红层堆积顶面与周围高地侵蚀面基本保持在相同的海拔高度,共同组成高原面高原面海拔一,其上发育典型的红土风化©1994-2009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19

7、94-2009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第期李吉均等晚新生代黄河上游地貌演化与青藏高原隆起系临夏群包括个组,自下而上为他拉组一、中庄组一、上、、、庄组一东乡组一柳树组一何王家组原为王家山,一一组因与其他地区地层重名而改名和积石组砾岩层第四系·包括个组,即东一、一、一、山组井沟头组大源组、重台源组一北源组一和洒勒山组一图庙夏群一,一以,一除顶部的积石组为厚层的巨砾岩沉积砾石直径达上在山前达以上,并夹多层泥石

8、流沉积以外,其余各组均以褐红和紫红色的湖相泥岩为主一般仅在各组的底部有少量河流相砂岩或砂砾岩,砂砾岩单层厚度一般小于,砾石直径多为一,,,、分选中等形成以河流相砂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