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单元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ID:37930280

大小:2.44 MB

页数:49页

时间:2019-06-03

单元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_第1页
单元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_第2页
单元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_第3页
单元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_第4页
单元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单元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课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第4课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据不完全统计,战后50多年来,全球共爆发160多次局部战争和较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其中40余起发生在中东,占总数的四分之一。中东地区毗邻接壤的国家间都有边界领土纠纷。除此之外,还有宗教斗争,各国对石油资源、水源、交通要道的争夺。冷战期间,两个超级大国对中东国家的争夺,促使中东各国之间旧矛盾激化和新矛盾丛生。所以战乱频繁。其中最突出的是阿以冲突。1、地理概念上的“中东”一、中东概况“中东”一般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主要是亚洲西部一带。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

2、、科威特、伊朗和土耳其等国家。总面积为七百万平方公里,人口一亿多。2、历史上的“中东”一、中东概况历史上统治过这里有犹太教的“希伯来王国”(公元前1020年)、基督教的“罗马帝国”(公元前30—公元476年)、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帝国”(公元7-13世纪)和“奥斯曼帝国”(公元16世纪—1922年)耶路撒冷的哭墙3、“中东”的战略地位中东石油资源丰富:储量占世界的65.4%、产量占30.5%、出口量占44.7%。且处于欧亚非三大洲交汇点,战略位置重要。历来是大国强国看重并倾力争夺的地区。一、中东概况3、“中东”的战略地位中东石油

3、资源丰富:储量占65.4%、产量占30.5%、出口量占44.7%。且处于欧亚非三大洲交汇点,战略位置重要。历来是大国强国看重并倾力争夺的地区。一、中东概况石油资源:“石油海洋”二、巴以冲突的历史由来历史上犹太人(希伯莱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区居住过。公元1世纪时,犹太人国家灭亡,犹太人背井离乡流散到世界各地。19世纪末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使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并与当地的阿拉伯人发生多次流血冲突。1、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历史2、英国“分而治之”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1917年英国外交

4、大臣贝尔福发表“贝尔福宣言”,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二、巴以冲突的历史由来3、联大181号决议犹太人在二战中受尽迫害的经历颇得世人同情,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1948年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但巴勒斯坦国却未能诞生。二、巴以冲突的历史由来决议规定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于1948年8月结束,其后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阿拉伯面积11000多平方公里,包括北部的加利利、约旦河以西地区和加沙地区;犹太国面积14000多平方公里;(犹太人

5、占巴勒斯坦56%的土地,居民只占当地人口31%;相反占人口69%的阿拉伯人,土地只有44%)使耶路撒冷市成为一个在国际政权下的独立主体,由联合国管理。联大181号决议:1948到1949年,以色列占领耶路撒冷西部,建立新市区。约旦守住东部老城,在中间布设砖墙、铁丝网、地雷,隔绝来往。1967年,以色列夺取老城,拆除界墙,驱逐阿拉伯居民。1980年以色列宣布耶路撒冷为其永久首都。1988年,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宣布耶路撒冷为新成立的巴勒斯坦国首都。二、巴以冲突的历史由来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的排他性的主权要求,是阿以冲突长期存在

6、的关键。小结:三、四次中东战争简况第一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战争)1948年5月14日,犹太民族委员会宣布建立以色列国。次日晨,埃及、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外约旦等阿拉伯国家出动4万军队(后增至6万)向以色列进攻,逼近特拉维夫。以色列紧急扩军,展开反攻。阿方由于内部矛盾最后战败,于1949年同以签订停战协定。以色列夺取了巴勒斯坦五分之四的土地,96万阿拉伯人沦为难民。巴勒斯坦战争中的阿拉伯联军影响:这次战争没有解决以色列和阿拉伯各国的矛盾,反而引起了新的领土纷争,为以后中东地区的动荡埋下隐患。第一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战争)①1

7、956年7月,埃及新政府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的行动与英法产生冲突。②以色列一直视埃及为直接威胁。英法联合以色列发动战争。1956年10月,以色列入侵埃及,战争爆发。英法出动大批舰艇和飞机参战,并登陆塞德港;阿拉伯国家站在埃及一边,并切断英法的石油供应。三、四次中东战争简况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苏伊士运河上的英法军舰以色列军事行动主要策划者:总参谋长达扬将军(前排右),及后来任国防部长的沙龙(前排左)冒着枪火躬身前进的英军士兵英国军队在塞得港进入阵地联合国要求双方立即停火,禁止把军火运入交战区;美国乘机排挤英法在中东的势

8、力,要求英国停火;苏联也对英法表示不满。埃及人民扫清了英法殖民统治的残余;中东地区民族独立与自决运动呈现高潮;英法在中东的地位及其国际地位受到严重削弱;美苏开始了对中东地区的争夺。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结果:在苏伊士运河战争中,埃及最终以弱胜强。其原因有哪些?①埃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