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_孙子兵法_核心思想

试论_孙子兵法_核心思想

ID:38286898

大小:296.5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02

试论_孙子兵法_核心思想_第1页
试论_孙子兵法_核心思想_第2页
试论_孙子兵法_核心思想_第3页
试论_孙子兵法_核心思想_第4页
试论_孙子兵法_核心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_孙子兵法_核心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No.2.2010JournalBeijingUniversityofChemicalTechnology总第70期TotalNo.70(SocialSciencesEdition)试论《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许嘉乐(香港大学中文学院,香港薄扶林道)[摘要]《孙子兵法》作为中国先秦的重要文献之一,关于其核心思想,历来论者很多。学者多以儒、道思想探讨《孙子兵法》一书,并未能凸显《孙子兵法》的独特思想。本文尝试从文本出发,就《孙子兵法》一书的思想体系提出一些新的看法,论证“争利”乃其核心思想。[关键词]孙武;孙子兵法;争利[中图分类号]E892I2

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639(2010)02-0050-06春秋战国期间,诸侯间互相征伐,战火频仍,列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此为《孙子兵法》一书立论基国纷纷追求富国强兵之道,军事上的发展得到相当点。它首先点出了“兵者”的重要性。国家的大事,再大的重视。诸侯为求在战场上可以克敌制胜,使国家没有比保存国家更重要的了。保存国家的方法有很更加强盛,往往招揽一些擅长軍事的人才,一些军事多,或许不一定通过战争。不过,不通过战争去保存思想家思考解决军事上问题的书籍也适时而生。春国家,这并非《孙子兵法》所要关注的。《孙子兵法》所秋末年的孙子(约生于公元前六世纪)便是军事思想要关

3、注的只有“兵者”,即怎样以军事保存国家,无关家(即兵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撰写的兵书《孙子兵“兵者”,一概与本书无关。法》是一部总结春秋以前和春秋时各类战争经验的每个国家必须“有兵”,亦必然“有兵”。“有兵”与集大成的名著。有关孙子的生平记载不多,司马迁在“无兵”,其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一个“争”字。人若“无其撰写的《史记》中言:“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争”,则可“无兵”;人若“有争”,则必然“有兵”。孙子于吴王阖卢。”[1]仅略述其名字及活动时期,对其生既然立下“兵者”是“国之大事”的论点,其实前提已平亦只详述“三令五申”一事,其它“西破强楚”、“北承认人必“有争”。威齐晋”等功绩则简

4、短叙述[2]从孙子的首句论述,我们可以推测孙子是对人。不过,《孙子兵法》一书本身已足以让作者名垂千古。当代学术界对《孙子性有所观察的,正如《中国兵法之起源》一书所说:兵法》的军事思想作了多方面的研究,不少思考对后“凡兵法家都是一样,将人的行动原理作为他们兵法学都具有启发意义。只是《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的的根基,著成一本书。”[3]这里所谓的“人的行动原探讨却仍然人言人殊,歧见甚多,或说其与儒家思想理”,就是指人性争利的倾向。相通,或说其受《老子》的唯物辩证思想影响。有鉴于在先秦著作中,有不少文献提及人的本性是“好此,笔者将从《孙子兵法》的立论基础入手,论证其军利”的,如《逸周书·文儆》中

5、提到:“民物多变,民何向事思想的立论基础和核心思想。非利?利维生痛,痛维生乐,乐维生礼,礼维生义,义维生仁……民何向非私?私维生抗,抗维生夺,夺维一、《孙子兵法》的立论基础生乱,乱维生亡。”[4]这里提及到人的趋利思想,可以产生正面的影响,亦可以产生负面的影响,其中,决《孙子·始计》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定性的因素就在于“私”,即追逐私利,这一点与荀子[收稿日期]2010-04-23[作者简介]许嘉乐(1986-),男,香港人,香港大学中文学院中国文学专业2009级硕士生。2010年第2期许嘉乐:试论《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51的性恶论不谋而合。了时间,最终招致凶险,枉费了国家

6、的资源,而又没在《荀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关“性恶”的观点。有得到任何实际的利益。《孙子兵法》和《荀子》两书最大的共通点,就在于认所谓“非利不动”指没有国家利益则不动兵,换识到人生而好追逐私利的本性。《荀子·性恶》里提言之,若国家能够得到利益则应该动兵。“非得不到:“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用”,指没有十足战胜的把握,就不用兵,换言之,若让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有十成把握,就应该向敌国进攻。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5]荀子认为人性是“恶”(二)对“非战”思想的辨析的,人之所以有礼,可以抑制“恶”的一面,这是受教孙子在《火攻》篇提出了“非危不战”

7、,指当国家育的结果。假如人在追求“物欲”的时候,不受控制,没有遭遇危难时,便不应该发动战争。表面看来,孙人本性之恶就会导致“争夺生而辞让亡”以及“淫乱子似乎不主张为争利而战。曾国垣在《先秦战争哲生而礼义文理亡”的后果。荀子一再强调:“然则从人学》中就说: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孙子·火攻》:“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则暴。”[6]人如果单单顺从天性,即人性恶的本质,就会止。”同篇:“非利不动,非得不用。”仅就这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