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节选)》课件3

《秋水(节选)》课件3

ID:38323638

大小:1.94 M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6-10

《秋水(节选)》课件3_第1页
《秋水(节选)》课件3_第2页
《秋水(节选)》课件3_第3页
《秋水(节选)》课件3_第4页
《秋水(节选)》课件3_第5页
资源描述:

《《秋水(节选)》课件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导入课文千百年来,道家思想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莫大的慰藉,而道家的集大成者便是庄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庄子的《秋水》吧。秋水《庄子》庄周?何许人也?庄子,名周,战国时代哲学家,散文家,宋国蒙人。曾任漆园吏,但不久辞官,不愿给统治者效力。庄周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的哲学思想,以“清静无为”为主,其思想具有一定的辩证因素。学习目标:1、能正确解释文言实词、虚词,能准确翻译文言句子。2、学习文中的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手法。3、诵读全文,理解课文阐发的人生哲理。用心齐读课文,领悟文

2、中道理。想象文中情境翻译文言句子湍急的水流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奔腾的黄河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汹涌的黄河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宽广的大海“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波澜壮阔的大海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无边无际的大海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通假字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泾”通“径”:径直。“辩”通“辨”:分辨。古今异义顺流

3、而东行,至于北海秋水时至,百川灌河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古义,到了。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古义,特指黄河。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古义,脸。今义:脸的形状,相貌,面子。古义,指修养高明事理的人。今义,不吝啬;自然,不拘束;不俗气。至于:河:面目:大方:秋水时至:顺流而东行:东面而视: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名词做状语,按时。名词做状语,向东。名词用作动词,面对。意动用法,以……为少,以……为轻。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我之谓也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宾语前

4、置被动句常用句式: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如果不是……就……成语:望洋兴叹:望洋,仰视的样子。兴叹:生发起感叹。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开阔了眼界,感到自己的渺小而惊叹。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条件不充分而感到无可奈何。贻笑大方:贻笑:被人讥笑。大方:大方之家,见多识广的人。被内行人讥笑。又作见笑大方。本文在说理方面有什么特色?这篇文章通篇设喻,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文章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如黄河的宽阔与北海的壮观的对比;河伯的“欣然自喜”与“望洋向若而叹”的对比。在对比中情节得以推动,在对比

5、中河伯大彻大悟,有了新的认识。学中思:从这则寓言中我们能学到哪些道理?*不可骄傲自满*人贵有自知之明*有比较才有鉴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美日联合军演,日本海上自卫队在东海耀武扬威日本国内危机重重,当局处置乏力于1、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2、至于北海,东面而视。3、冰,水为之,而寒于水。4、于是焉河伯使旋其面目。1、介词,表被动。2、介词,引出行为的对象。3、介词,表比较。4、介词,相当于“在”。巩固练习课后作业1、熟练背诵课文。2、完成《导学练》课后训练习题。再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