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先生是怎样开展社会调查的

费孝通先生是怎样开展社会调查的

ID:38403331

大小:3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6-11

费孝通先生是怎样开展社会调查的_第1页
费孝通先生是怎样开展社会调查的_第2页
费孝通先生是怎样开展社会调查的_第3页
费孝通先生是怎样开展社会调查的_第4页
费孝通先生是怎样开展社会调查的_第5页
资源描述:

《费孝通先生是怎样开展社会调查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费孝通先生是怎样开展社会调查的张荣华2005年4月24日,费孝通老人停下了脚步,放下他从事一生的实地调查工作,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作为他的秘书和晚辈,这在我心中留下了永远的哀痛。我与老人家的女儿费宗惠是大学的同学,1963年共同分配到吉林之后结为夫妇,成为这个家庭中的一员。“文革”结束后,正当老人家迎来自己的第二次学术生命,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时候,年迈的岳母一病卧床不起。为了照顾两老,宗惠和我从外地调回北京,担负起照顾两位老人的责任。1990年,岳父已80岁高龄,却仍然不时奔波在全国各地的农村乡镇进行实地调查

2、。他虽然担任了很多职务,但以前并没有要秘书,出差一般都是带着自己的学生。由于工作非常忙碌,他经常忘了吃药。为照顾老人家健康起见,组织上批准我担任他的秘书。我作为秘书和女婿,既可以服务他的工作,也可以照顾他的生活。岳父对生活的要求很简单,也很随意。吃饭很简单,有个红烧肉就很满意了。穿衣也很简单,有补丁的也不嫌。一张纸,正面用了反面用,一枝铅笔,用短了让我们买一个笔套再用,这些我们都习惯了。对于既是秘书又是女婿的我,他要求就更加严格。凡是工作上的事情都不能代他做主,该请示的一定要请示。晚上他要休息了,一般也不

3、让我和别人出去娱乐。他说,总有一些事情是不那么容易把握的。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要求是一定要记住对方的名字。凡是去过的地方。见过的客人,都要记住名字,至少要记住姓什么。他觉得,人家特别热情地接待你,支持你的工作,忘掉姓名是不应该的。跟随老人家工作多年,我现在也练就了见一次面就记住对方名字的本领。十五年间,伴随岳父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更多地接受他的言传身教,使我增长了不少知识,获得了极大的教益。应《秘书工作》之约,我给读者朋友介绍一些岳父生前开展社会调查的往事,因为作为著名的社会学家,开展社会调查是他工作的重要基

4、础,而且他在这方面确实是颇为独到、颇有建树的。这里我想从岳父的三句话讲起。“脚踏实地、胸怀全局、志在富民、皓首不移”第一句话是癸酉(1993年)早春写的“脚踏实地、胸怀全局、志在富民、皓首不移”。这十六个字可以说是岳父晚年对自己一生事业、志向和理想的总结。“脚踏实地”决不单单是一种形象化的比喻,而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的,到社会基层实地调查、在“田野”里做学问的信念。为了进行实地调查,他曾经失去了自己最心爱的人。那是1935年12月16日,老人家与新婚的妻子王同惠在广西大瑶山古陈村完成了调查工作,在向罗运转

5、移的路上,由于向导失误,在岔口处走错了路。岳父误踏虎阱,深受重伤,王同惠走出密林寻求救援的途中不幸溺水身亡。直到7天之后才在古陈与罗运交界处的山涧急流中,发现了王同惠的遗体。岳父悲痛欲绝,但并未沉沦,而是更加勤勉地从事两人未竟的事业。1939年,他与岳母孟吟结婚,生下了我的妻子,为了纪念王同惠,给她起名“费宗惠”。由于坚持不懈的努力,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岳父在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学术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不但在国内学术界占据重要地位,在国际学术界也很有名气。但是,令岳父没有想到的是,1957年他被错化为

6、“右派”,在“文化大革命”中又受到冲击,经历了林彪和“四人帮”迫害知识分子的全过程,销声匿迹长达20年。风雨过后,在岳父迎来第二次学术生命的时候,他已到了古稀之年。岳父估计还有10年时间可以从事研究工作,他在一次会上说“我口袋里只有10块钱了,不该零星地买些花生米吃,而是要集中起来买一件心爱的东西才是。”这件“心爱的东西”就是继续“为中国农民能富起来做点事情”。岳父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认为“中国农村的真正问题是人民的饥饿问题”,他不仅目睹过旧中国农村的破产和穷困,也亲身经历了抗战时期物资匮乏、收不抵支的艰

7、难生活。他忧虑广大农民乃至整个民族的贫穷。他要通过细致深入的社会调查来了解贫穷的现状,分析贫穷的根源,为老百姓,特别是广大的农民,寻找脱贫致富的途径。他认为,国家强盛、百姓富裕,比什么都重要。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进瑶山开始,到2003年住进医院为止,在岳父近70年的学术生涯里,除了反右和“文革”那一段特殊时期之外,他一直行走在祖国的山水之间——二十八次访问开弦弓村(江村)、十一次考察甘肃、三访赤峰、四访民权、五访沧州、七访定西、八访张家港……孜孜不倦地实践着“志在富民”的诺言。定西位于甘肃中部,曾经是一个“苦

8、瘠甲于天下”的地方。从1984年到2003年,老人家七访定西,帮助当地干部群众谋划发展大计。第一次去定西时,那里气候恶劣,高寒干旱,沟壑纵横的荒山野岭,寸草不生,死气沉沉。岳父第一次看到一家人全年用水就靠积存在水窖里的雨水的情景,第一次看到了为了减少水分蒸发而在地里压一层卵石的情形。2003年,93岁高龄的岳父再次来到定西。定西变了,逐渐富裕起来了,水资源的状况也改善了。许多农户家中都有100平方米的水泥庭院,有深水窖,一下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