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析】KD的共振性和活跃性及W底择股技巧

【技术分析】KD的共振性和活跃性及W底择股技巧

ID:38413158

大小:3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2

【技术分析】KD的共振性和活跃性及W底择股技巧_第1页
【技术分析】KD的共振性和活跃性及W底择股技巧_第2页
【技术分析】KD的共振性和活跃性及W底择股技巧_第3页
资源描述:

《【技术分析】KD的共振性和活跃性及W底择股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KD的共振性和活跃性及W底择股技巧  KD是一种随机指标,波动值在0-100之间,由于KD操作简易,认知度高,且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而备受股民喜欢。但是由于大多数人普遍认同了这一技术指标,故其表现出的灵敏性特别大,真正把握起来反而有了较大难度。  现在谁都知道,K值在20左右是低位,其从右方向穿越D值时,是短线进仓信号;到了80就是高位,其从右方向向下穿越D值时是卖出信号。但因为随机性太强,20和80并不是一个绝对进仓或抛股的信号,特别是在行情低迷时,  KD的操作性并不是很强。有时50就调头,而在20低位时,可以徘

2、徊很长时间,这就是灵敏性带来了共振性的问题。K值此时已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指标,而是一面旗帜,旗进人进,旗退人退,所以在参考KD时还要考虑行情正处于什么阶段的因素,常态上的KD和异态下的KD所体现出的盘面语言是不一样的。  一般讲,常态下KD的敏感度较强,参考值不大;异态下KD的敏感度较弱,参考值较大,这是一个反比关系。前者带来较强的共振性,提示的是少动为宜,后者带来了活跃性,提示的是积极操作的因子。认识这一点,对于把握KD的走向有帮助。  双底形态也称“W底”,是形态学中一个重要的形态,其走势外观如英文字母“W”。

3、W底形态属于一种中期底部形态,一般发生于股价波段跌势的末期,不会出现在行情趋势的中途。  其市场特征主要体现在:股价长期下跌后,遇到合理支撑,出现一次反弹,但由于前期跌势过深又没有太多力度反弹产生逢高打压行为,造成第二次回落。随后当股价下跌到前次低点附近时,成交量明显萎缩。之后伴随成交量的逐步放大,股价再次上升,并且冲过了前次高点,形成突破。股价突破之后,往往有回抽。股价回落至第一次反弹高点附近止跌,随后上扬。  从理论上说,“W底”能够清晰地显示多空双方力量变化的全过程:股价长期下跌后,持股者惜售,成交量减少。而

4、抄底盘和空头回补者的加入,令股价出现一次较为有力的反弹。当股价反弹到一定高度时,前期套牢盘以及短线获利盘的涌出,令股价再次下跌。但此次下跌成交量明显减少,显示主动性抛盘减少,而错过上次行情的投资者又会趁回调买入,令股价无法跌穿上次低位。伴随股价回升,越来越多投资者加入买方阵营,最终股价在巨大成交量配合下,突破上次高点,上升趋势已确立。  W底形态内有两个低点和两次回升,从第一个高点可绘制出一条水平颈线压力,股价再次向上突破时,必须要伴随大反弹突破,W底才算正式成立。如果向上突破不成功,则股价要继续横向整理。股价在突

5、破颈线后,颈线压力变为颈线支撑线,股价在此时会出现回抽,暂时回档至颈线附近,回抽结束,股价则开始波段上涨。  一般而言,W底形态的第二个低点最好比第一个低点低,这样可制造破位气氛,让一些抄底盘出局,从而形成一个筹码相对集中的底部,以利于主力后市的拉抬。(文档来源:若水财经社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