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 平行线的性质(1)

5.3.1 平行线的性质(1)

ID:38457770

大小:15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3

5.3.1  平行线的性质(1)_第1页
5.3.1  平行线的性质(1)_第2页
5.3.1  平行线的性质(1)_第3页
5.3.1  平行线的性质(1)_第4页
资源描述:

《5.3.1 平行线的性质(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通渭县平襄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编写时间:2017年3月5日学期总第1课时修改时间:2015年3月10日学科数学授课时间2017.3.16主备人魏玉鹏授课班级七(1、2)教授者魏玉鹏课题5.3.1平行线的性质(1)课时安排1课型新授三维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平行线的性质,能初步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有关计算.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观察-猜想-证明”的探索方法,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向学生渗透讨论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

2、广阔性.教学重点平行线性质的研究和发现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尝试研讨、变式练习.教学准备整体预设导学案设计二次备课教学过程设计创设问题情境合作探究归纳总结一、学前准备:1、已知直线AB及其外一点P,画出过点P的AB的平行线。P.AB2、回答:如图(1)∠3=∠B,则EF∥AB,依据是(2)∠2+∠A=180°,则DC∥AB,依据(3)∠1=∠4,则GC∥EF,依据是(4)GC∥EF,AB∥EF,则GC∥AB,依据3、问题:平行线的判

3、定方法有哪三种?它们是先知道什么……、后知道什么?如果两直线不平行,上述结论还成立吗?二、实践探究:(一)1探究1、探究问题:1、根据同位角相等可以判定两直线平行,反过来如果两直线平行同位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2、动手画一画:(1)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出两条平行线a∥b,再画一条截线c,使之与直线a,b相交,并标出所形成的八角.(2)测量上面八个角的大小,记录下来.从中你能发现什么?角∠1∠2∠3∠4∠5∠6∠7∠8度数再任意画一条截线d,同样度量并计算各个角的度数,

4、你的猜想还成立吗?验证猜想:如果两直线不平行,上述结论还成立吗?3.结论:不成立,师生归纳:平行线的性质1:整体预设导案设计二次备课教学过程设计探究推理例题讲解变式练习(二)、探究21.如图,已知:a//b那么Ð3与Ð2有什么关系例如:如右图因为a∥b, 所以∠1=∠2(),又因为∠3=___(对顶角相等),所以∠2=∠3.结论:平行的性质2:2.如图:已知a//b,那么Ð2与Ð3有什么关系呢?结论:平行的性质3:3、整理归纳:平行线的性质:符合语言:⑴∵a∥b(已知)∴∠1=∠2()⑵∵a∥b(

5、已知)∴∠1=∠3()⑶∵a∥b(已知)∴∠1+∠4=180°()c平行线性质应用.例1:如图,已知直线a∥b,∠1=500,a3求∠2的度数.b421变式练习:已知条件不变,求∠3,∠4的度数?1.如图(1),AB,CD被EF所截,AB//CD.  按要求填空:若∠1=120°,则∠2=______°(          );∠3=_____-∠1=_____°(           ) 整体预设导案设计二次备课教学过程设计例题讲解当堂练习2.如图(2),已知AB//CD,AD//BC.填空: 

6、(1)∵AB//CD(已知),  ∴∠1=∠____(   );(2)∵AD//BC(已知)∴∠2=∠____(       ).AC1A2FED231BDBC(1)(2)3.如图(3),△ABC的边AB//CE,则:  ∠A=∠__(          ); ∠B=∠__(          ).思考:运用刚才的推理,可以说明一个结论,你想到了吗?学生: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等于180°dc变式2:如图,已知∠3=∠4,∠1=47°,求∠2的度数?2a41b3本题综合应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教师要引

7、导学生观察图形,考察已知角的数量关系,确定解题的思路.例2:如图小华不小心把家里的梯形玻璃块打碎了,还剩下梯形下底的一部分(如图)。要订造一块新的玻璃,已经量得∠A=100°,∠B=115°,梯形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教师把学生情况,可启发提问:①梯形这条件如何使用?②∠A与∠D、∠B与∠C的位置关系如何,数量关系呢?为什么?三、巩固练习课本练习1和练习2.(学生板演)拓展练习如图,若AB//CD,你能确定∠B、∠D与∠BED的大小关系吗?说说你的看法.整体预设导案设计二次备课教学过程设计小结(

8、1)请你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2)说说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有什么不同?作业1、课本第22页1、2、3、4题2、数学练习册第21-24页板书设计5.3.1平行线的性质(1)1、性质2、例题讲解教学反思本节课首先提出问题:1、请同学们回顾前面学过的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并说出它们的已知和结论分别是什么?2、把这三句话的已知和结论颠倒一下,可得到怎样的语句?它们正确吗?这样通过复习旧知,引出新知,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针对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紧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利用我们学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