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供需平衡分析》PPT课件

《土地供需平衡分析》PPT课件

ID:38746500

大小:383.0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9-06-18

《土地供需平衡分析》PPT课件_第1页
《土地供需平衡分析》PPT课件_第2页
《土地供需平衡分析》PPT课件_第3页
《土地供需平衡分析》PPT课件_第4页
《土地供需平衡分析》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地供需平衡分析》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5章土地供需平衡分析1、研究背景:土地供给制约和引导用地需求是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土地管理治本之策的重大举措,是从我国特殊的土地国情出发得出的科学结论,必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土地管理秩序和用地秩序。因此,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充分研究土地资源的可供给量,进而引导和控制各类用地规模和布局,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是土地利用总规划重要功能之一。2、研究的必要型:土地供需平衡分析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最重要的专题研究之一。在以往的各种规划文献和规划实践中,都是通过对土地利用进行需求量预测,然后在本

2、行政区域内进行综合平衡。这种规划编制方法,致使上下级之间的规划联系不紧密,上级规划的目标任务很难得到落实,常常是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使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宏观控制作用得不到体现,建设用地规模居高不下。为彻底扭转这一局面,充分体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宏观控制作用,落实国家规划和管理土地的职能,按照土地资源供给量决定土地利用需求量,理顺土地供需与土地利用关系,缓解人地矛盾,就显得相当迫切。3、现行总体规划的编制方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是采用自上而下、上下结合进行的方法,在同一时间内各级规划基本

3、上同步进行,而且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须在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和控制下才能进行,使得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能够自上而下层层得到落实,也使得各类土地利用的需求能够在总供给量的控制下,统筹安排,分清轻重缓急,确保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优先使用土地。其它用地的需求在土地供应总量控制下,通过规划引导它们逐步走内涵挖潜改造、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道路。第一节土地供需平衡分析的 内涵与原则一、内涵(一)基本概念:土地供需平衡分析是在认真研究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规划以及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

4、目标任务的前提下,结合当地土地资源条件,充分分析规划期内的土地资源的可能供给量,并据此对各类用地的需求量结果进行综合平衡与协调,确保各类用地在规划期内的需求不超过土地资源可供给量的要求。(二)三个环节:土地供需平衡分析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一是土地资源可供给量的分析;二是土地利用需求量的分析;三是土地资源的供需平衡分析。(三)主要任务:土地供需平衡分析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最重要的专题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在充分研究土地资源可能供给量的前提下,统筹协调各类用地需求及布局,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挖掘土

5、地利用潜力,划定土地用途区提供科学依据。二、原则(一)确保耕地总量只能增加,下能减少,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二)优先安排农业用地,在确保耕地面积稳中有增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发展林、牧、渔业用地。(三)坚持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挂钩。(四)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坚持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五)坚持供给引导和制约需求,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确保重点建设用地项目的用地需要。(六)注意与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和其它专题研究结果的协调。第二节土地供给量分析一、概述(一

6、)土地供应控制指标: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按照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方法进行的,为使国家规划和管理土地的职能得以体现,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总量控制目标,上级政府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编制时,已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向下一级人民政府先行下达了土地供应的控制指标。主要有三类:1、控制耕地减少量,要求各地在规划落实时,不得高于上级下达的控制数;2、补充耕地量,要求不得低于上级下达的控制数;3、耕地净增加量,同样要求不得低于上级下达的控制数。(二)规划编制的实质: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是在上级土地利用总

7、体规划的控制和指导下进行的,因此,作为一个地方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土地供应总量已经基本上由上级政府确定,实际上只是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在规划时加紧具体分析、落实。二、土地供给量的测算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确定下达后,就必须结合当地资源条件对本地规划期内的土地资源可能供给量进行分析测算。(一)土地整理的潜力分析由于我国土地开发历史悠久,土地利用程度较高,所以,依靠开发未利用土地来增加土地供应量将变得愈来愈困难,今后的发展方向,只能走土地整理的道路。从我国各地的土地整理实践来看,已经取得了丰硕

8、的成果,整理的实绩已经远远高于土地开发的效果。1、农地整理潜力分析:要在充分分析各类农用地实际水平、集约利用程度的基础上,测算农地整理和集约利用增加有效农地利用面积的能力。我省通过农地整理,格田成方,渠路配套,一般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10%左右。2、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分析:在分析各类建设用地实际利用水平、集约利用程度的基础上,测算各类建设用地改造的能力。(二)土地复垦潜力分析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压占塌陷等以及其它人为活动或自然灾害造成破坏的土地,应当根据资源状况和适宜性评价结果,分析其宜复垦利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