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微观世界

走进微观世界

ID:38747949

大小:7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8

走进微观世界_第1页
走进微观世界_第2页
走进微观世界_第3页
走进微观世界_第4页
资源描述:

《走进微观世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2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走进微观世界(大连市第七十九中学徐悦2006.10.19.)一、教材分析:《课题2分子和原子》是课程标准中第三部分“物质构成的奥秘”中最基础的知识,对启蒙性教学来说,是物质结构理论的重要开端。此部分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没有感性的认识,而且非常枯燥,它是学生从宏观世界进入到微观领域的一个过渡,因为看不到、摸不着,而产生了神秘感,具有抽象性,所以不易于理解,因此粒子观的建立非常重要。它是学生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重要转折点。同时,物

2、质结构的初步知识,是今后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它是化学学科的骨架,贯穿整个化学教学中。因而,《分子和原子》这一课题既是本章的重点,又是难点。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对化学学科知识的理解。二、学情分析:《分子和原子》这一课题的学习是在学生已学习了有关空气组成、氮气、氧气和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氧气制法、水的电解这些具体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些知识为认识物质微观结构准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学生学习用粒子的观点去学习化学,能使学生从本质上认识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能掌握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

3、规律,对学习元素化合物等知识具有指导作用。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方法。三、对教材的处理:(1)事实依据在初二物理教学中已经涉及到了微观粒子部分的基础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建立起了: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之间有引力和斥力等粒子观。(2)理论依据奥苏伯尔认为,学习的实质是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知识通过相互作用,发生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即新旧知识的同化。基于以上理论和事实,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巩固已建

4、立的粒子观,并将其进一步深化,同时培养学生学会利用粒子观及其影响因素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宏观现象。确立教学重点为:探讨粒子的运动速率快慢与粒子间的间隔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学难点为:学生探究活动的引导和完成四、教学目标:l知识与技能:1、将物理上所学的有关微观粒子部分的基础知识进行进一步深化(探究粒子部分特性的影响因素)。2、引导学生能利用此部分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l过程与方法:1、在引导学生从宏观走向微观世界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身边的现象和简单的实验入手,通过想象

5、进入微观世界,建立起宏观和微观的桥梁。2、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认识粒子部分特性的影响因素,并用于解决日常生活实际。l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体验从宏观转入微观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通过探究活动,渗透对比、控制变量等基本的实验方法,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合作意识。3、通过科学探究,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看问题的思维方法教育。五、教学设计思路:以科学探究环节为主线,以实验设计为载体,将初二物理上所学的有关微观粒子部分的基础知识进行进一步深化(即探究粒子部

6、分特性的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及能力。l课前准备阶段---------目的:巩固物理课上学过的微观知识,为课上深化内容做铺垫方法:布置课前作业-----寻找生活实例,证明构成物质的粒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粒子之间有间隔。l课堂实施阶段---------目的:深化拓宽物理课上所学微观知识,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方法:课堂展开探究活动l课后延伸阶段---------目的:课堂时间有限,课后时间较为宽松,对于某些学有余力的同学,将部分探究活动延伸至课后,既激发其学习化学的兴趣,又可让其在课后进一

7、步探索。方法:通过趣味小实验“空中赛跑”引出六、课前准备:教师:搜集各种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学生探究活动所需仪器用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研究教法和学法。学生:对初二物理有关粒子特性部分的知识进行自主复习七、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调控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课前播放录像课上展示相关图片欣赏思考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贴近生活激发兴趣,让学生放松心情引课二、温故知新自主复习创设问题情境:1.利用什么方法能让大家感受到粒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2.粒子之间是有有间隔的?思考、回答复习有关粒

8、子部分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为将要展开的探究活动作铺垫。三、课堂探究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抛出本课的探究主题:l粒子的运动速率快慢l粒子间的间隔大小可能分别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思考进行猜想说明依据体验探究环节利用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激发探究意识3、分组讨论:制定方案(提示学生充分利用探究报告)在组长带领下仔细研读探究报告参与小组讨论初步体验探究环节利用探究报告帮学生理顺探究活动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4、验证猜想:巡回检查,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在组长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