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孔载体上制备NaA分子筛膜的分析

大孔载体上制备NaA分子筛膜的分析

ID:39118530

大小:4.23 MB

页数:111页

时间:2019-06-25

大孔载体上制备NaA分子筛膜的分析_第1页
大孔载体上制备NaA分子筛膜的分析_第2页
大孔载体上制备NaA分子筛膜的分析_第3页
大孔载体上制备NaA分子筛膜的分析_第4页
大孔载体上制备NaA分子筛膜的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孔载体上制备NaA分子筛膜的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supportsandbakingtemperaturewerestudied.AnalyzingandIntegratinghydrothermalsynthesiswithmicrowavesynthesis,thenewmethod,microwaveadjustingmethod,wasbroughtforward,andthehighqualityNaAzeolitemembraneswerepreparedbythismethodonthemacroporesuppons.CharacterizedbyX

2、RD,SEM,puregaspermeationmeasurement,NaAzeolitemembranewasprovenitisdense,continuous,integralandnOdefect.Thepermeationofthehydrogenofthemembraneis322×10~m01.m-2.s-1Pa"1,andtheidealselectivityofHz/N2was8.2,whichwerebothoverthevaluesofmembranesynthesizedbyhydrothermalsynthesi

3、s(c‘a2/N2=51,Thepermeationofthehydrogenwas9.3×10~mol/m2.Pa-S1orbymicrowavesynthesis(ctn2/N2=65,Thepermeationofthehydrogenwas1.5x10~mol/m2-Pa·s)Repeatingtheexperiment,itshowedmicrowave—adjustingmethodhadgoodrepeatabilityTheformationmechanismsofmembranepreparedbyhydrothermal

4、synthesis,microwavesynthesisandmicrowaveadjustingmethodwereexploredinthisthesiswhichcanbenefittoprepareNaAzeolitemembraneOnthemacroporesupportsforthe如tureKeyword:hotdip—coating,microwave—adjustingmethod,macroporesupport,NaAzeolitemembrane,orthogonalexperimentⅢ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

5、.1、无机膜概述第一章文献综述1.1.1无机膜及其特点膜分离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分离技术,由于其具有能耗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分离时物料无相变、选择性好等优点,近半个世纪以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已普遍应用于医药、化工、电子、冶金、食品、石油化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世界各国相继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期在此领域取得更大进展。膜是膜分离技术的核心,膜材料的化学性质、组成和结构对膜分离性能起着重要作用,也是膜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通常对分离膜的要求是:具有良好的成膜性,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耐酸、碱、微生物侵蚀和耐氧化性能。根据这种要求,按制膜材料不同

6、,目前使用的分离膜主要有两类:有机高分子材料膜和无机膜。无机膜是指采用陶瓷、金属、金属氧化物、玻璃、硅酸盐、沸石及炭素等无机材料制成的半透膜。它包括陶瓷膜、微孔玻璃、金属膜、沸石膜、碳分子筛膜及金属2陶瓷复合膜等。根据膜的结构不同可分为致密膜、多孔膜及复合膜。与高分子膜相比,无机膜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1)热稳定性好,即无机膜在400~10000C的高温下使用时,仍能保持其性能不变,这使采用膜分离技术进行高温气体的净化具有了实用性;(2)化学性质稳定,能耐有机溶剂、氯化物和强酸强碱溶液,并且不被微生物降解;(3)具有较大的强度,能在很大压

7、力梯度下操作,不会被压缩和蠕变,因而其机械性能好;(4)与高分子膜不同,不会出现老化现象,只要不破损,可长期使用,而且容易再生,可采用高压、反冲清洗,蒸汽灭菌等:(5)容易实现电催化和电化学活化;(6)容易控制孔径大小和孔径尺寸分布,从而有效地控制分离组份的透过率和选择性:。第一章文献综述1.1.2无机膜的发展无机膜的发展始于20世纪40年代,其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用于铀同位索分离的核工业时期,液体分离时期和以膜催化反应为核心的全面发展时期【2】。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美等国家利用气体扩散分离技术,借助于孔径为6-40nm的无机膜,用于从天

8、然铀矿石中提纯u2”,这是历史上首次采用无机膜实现工业化规模气体混合物分级分离的实例,40年代到50年代期间有关无机膜的研究与生产,也就成为无机膜发展的第一个阶段【3.41。无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