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浦东新区语文中考二模卷及答案

2012浦东新区语文中考二模卷及答案

ID:39587444

大小:89.5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06

2012浦东新区语文中考二模卷及答案_第1页
2012浦东新区语文中考二模卷及答案_第2页
2012浦东新区语文中考二模卷及答案_第3页
2012浦东新区语文中考二模卷及答案_第4页
2012浦东新区语文中考二模卷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浦东新区语文中考二模卷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浦东新区2012年中考预测试卷初三语文(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一、文言文阅读(42分)(一)默写(18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钱塘湖春行》)2.,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马作的卢飞快,。(《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4.,病树前头万树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6.,皆出酒食。(《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的曲,完成7—8题(4分)观沧海东临碣石,

2、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7.总领全篇内容的诗句是(2分)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从动静结合的角度描写大海及周边景物的壮观景象。B.“秋风萧瑟”点明了诗人登山观海的时间,也暗示了他对未来前程的担忧。C.“日月”和“星汉”两句运用想象和夸张表现诗人博大胸怀和远大理想。D.“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诗歌套语,但从中也能读出诗人所抒发的豪情壮志。(三)阅读下文,完成9—11

3、题(8分)陈涉世家(节选)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9.选文的作者是(朝代)文学家(人名)。(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3分)忿恚尉,令辱之11.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陈胜以“公”、“壮士”等称呼来敬重“徒属”,使他的话语更有

4、感召力。B.“遇雨”“失期”,“失期当斩”是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直接原因。C.为激励众人,陈胜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号召。D.陈胜、吴广“并杀两尉”是因为将尉要杀吴广。6(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宗世林为人南阳宗世林,魏武同时,而甚薄其为人,不与之交。及魏武作司空①,总揽朝政,从容问宗曰:“可以交未?”答曰:“松柏之志犹存。”世林既以忤旨见疏②,位不配德③。文帝兄弟每造④其门,皆独拜床下。其见礼如此。【注释】①司空:官名,曹操在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为司空。②疏:疏远。这里是指

5、曹操后来只是在礼节上厚待宗世林,但是压低他的官职。③位不配德:地位和德行不相配。④文帝兄弟:指曹操的儿子曹丕、曹植等。造:前往;到。12.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题。(4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及魏武作司空及:(2分)(2)下列“见”与“世林既以忤旨见疏”中的“见”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斗折蛇行,明灭可见B.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C.吾不得而见之D.于是入朝见威王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字的含义和用法。(3分)而甚薄其为人,不与之交14.“其见礼如此”是作者对宗世林的肯定,肯定的

6、内容是(2分)15.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3分)A.宗世林不愿和曹操交往,是因为他们都是同时代杰出的人物。B.曹操做了官后,央求宗世林和他交往,说明曹操的谦虚大度。C.文中曹操与文帝兄弟的行为形成对比,以突出宗世林的为人德行。D.宗世林是一个孤傲、固执和不可一世的人。二、现代文阅读(4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0分)多点“求异”思维①在“同”与“异”的关系上,人们习惯讲的是“求同存异”。应当说,在处理国与国乃至人与人的关系上,这样强调是对的。只有“求同存异”,才有互相合作与信赖的基础

7、。如果“求异存同”,专“求”不一致的地方,那么,就会把关系搞得很紧张,在国际有害于和平,在人际不利于和谐。②但是,在学术研究上倒是要反过来,应像季羡林先生所说:“求异存同”。因为,学术研究贵在出新,不宜踏着前人的脚印走路,或按着别人的腔调吆喝,而是要有所发现,有所前进,这就要有“异”于前人和“异”于他人之处。否则,不过是雷同重复,谈不上有什么意义。自然,“求异”并非完全排斥“同”,“异”也含有共同的知识和认识,遵循共同的原则和规律,不过,“异”却是它的独特价值所在。因而对学术研究来说,是要在“异”中存“同”

8、,而不是以“同”化“异”。③“求异存同”的治学之道,历来为学界有识之士所信奉。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在其《明儒学案》中曾说到:学问之道不要“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这正是强调学术研究应当“求异存同”。现代学者胡适、章士钊等针对喜“同”恶“异”的现象,认为“同固欣然,异更可喜”,要人做到“好同而不禁异”。学术研究就是要在“求异”中创新,在“求异”中发展。④至于文艺创作则更应“求异”。因为,文艺创作是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特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