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选读分专题学习之送别诗使用

唐诗宋词选读分专题学习之送别诗使用

ID:39638315

大小:561.0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7-08

唐诗宋词选读分专题学习之送别诗使用_第1页
唐诗宋词选读分专题学习之送别诗使用_第2页
唐诗宋词选读分专题学习之送别诗使用_第3页
唐诗宋词选读分专题学习之送别诗使用_第4页
唐诗宋词选读分专题学习之送别诗使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唐诗宋词选读分专题学习之送别诗使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聚散皆是缘—诗歌鉴赏之送别诗学习目标读懂送别诗:辨明手法读准情感一、结合题目和注释研读诗句,明确送行人、行路人,送行地、要去地、途经地,送别的时间,去的目的,二人关系等等信息,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感情及表现手法。回顾:送韩十四江东觐省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定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

2、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这首诗的第三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一、结合题目和注释研读诗句,明确送行人、行路人,送行地、要去地、途经地,送别的时间,去的目的,二人关系等等信息,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感情及表现手法。回顾:送韩十四江东觐省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定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②老莱衣

3、: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这首诗的第三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①以静衬动,“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以峡岸的静衬托江水的汹涌,表现了对友人行程艰难的忧虑。②寓情于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描写江边寒风中树影稀疏的凄凉之景,将因友人离去而孤寂伤感之情寄寓其中。 ③虚实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虚写,是想象友人过黄牛峡时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是实写,写诗人在江边送别韩十四的情景。一虚一实,抒发了作

4、者与友人离别之时的伤感。④视听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作者从听觉角度描绘一路辗转旅途艰险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从视觉角度描绘当时的离别之景。二、把握诗词中直接体现情感的词句。送韩十四江东觐省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中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二、把握诗词中直接体现情感的词句,尤其是借送别抒发的其他情感。送韩十四江东觐省杜甫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5、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定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中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参考答案(2)①诗歌首联“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写战乱导致生灵涂炭,“万事非”三字流露出作者的忧愤之情,表现出诗人深厚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②三、四两句写送友人探亲,不由勾起诗人对亲人

6、的怀念。表现了诗人对家破人散的孤寂哀痛之情。   ③五、六两句,描写分手时诗人的遐想和怅惘,表现了对友人离去的惜别之情和对朋友前行的牵挂、担忧之情。   ④尾联“此别应须各努力”表现作者对友人的勉励之情,“故乡犹恐未同归”隐隐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之情。(答出三点,意对即可)1、送别时:常用“日暮”、“斜阳”、“暮雪”、“暮钟”等表明傍晚时分的词语。唐人送别多在清晨或傍晚,别离的忧伤情感与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相协调(情景交融)。并且,傍晚时候会伴随着飞鸟归林、鱼沉潭底,更能勾起漂泊之人的离情别绪(反衬)。2、送别地:长

7、亭、短亭、谢亭、劳劳亭、南浦等送别诗常用意象3、常用意象:孤舟(孤帆)、流水、大雁、柳絮(扬花)、孤蓬、浮萍、春草等带有漂泊、零落、孤苦、凄伤色彩的意象或其他萧索凄凉的景物(借景抒情)。三、分析诗词中的景物的特点,把握送别诗常见的意象及习俗,想象分别的情景氛围,以明确诗歌的感情基调。4、送别习俗:折柳(杨柳意象)、唱骊歌(离歌、劳歌)折柳送别习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大体有三:1、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2、“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3、柳枝有

8、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折柳送别《送别》王之涣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李白)(骊歌是一首离别时唱的歌)“阳关三叠”(即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流传久远的离别之曲。“朝闻游子唱离歌”(李颀)“劳歌一曲解行舟”(许浑)(劳歌原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后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