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1

ID:40410413

大小:545.50 KB

页数:56页

时间:2019-08-02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1_第1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1_第2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1_第3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1_第4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1_第5页
资源描述: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21/7/21职业健康培训课件2021/7/21主要内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概念※识别与分析的目的和意义※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识别与分析常用方法※识别与分析举例2021/7/21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主要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概念2021/7/21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

2、病。2021/7/21识别与分析的目的和意义⃒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性质、种类、作用条件、分布⃒确定影响劳动者健康的方式、途径、程度⃒是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关系到评价结果的科学性、正确性⃒明确职业病危害控制的目标⃒指导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实施⃒为职业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021/7/2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原理一、从因到果的原理万事万物有因才有果,这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1、生产工艺过程中物质的物理化学变化,能量的转换以及物料的泄漏等是职业病危害因素

3、产生的直接原因;2、工作场所的异常气象条件、通风不良、劳动组织和管理失误等则是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增高的间接原因。3、职业病危害因素产生或达到致病浓度或强度时往往产是单一的因素造成的,而是多个因素耦合在一起的结果。2021/7/21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过程中,借鉴科技文献、相同项目数据、典型事故案例等资料,找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来源及其因果关系,即可科学推断、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影响,实现从定性识别到定量识别的转化。2021/7/21二、类推原理类推也称类比,是人们经常应用的一种逻辑

4、思维方法,它是根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之间存在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从一个已知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来类推另一个对象具有同类属性的过程。分为定量类推和定性类推2021/7/21从量变到质变的原理许多事物的发展都遵循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也存在典型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氨气对人体的危害:1、当氨气浓度为9.8mg/m3以下时,对人体无刺激作用;2、当氨气浓度为140mg/m3时,人体眼和呼吸道刺激反应;3、当氨气浓度为7000mg/m3时,人体吸入立即死亡2021/7/21职业

5、病危害因素识别的原则一、全面识别的原则从项目的工程内容、工艺流程、流料流程、维修检修等方面入手。二、主次分明的原则要去粗取精、主次分明、抓做重点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2021/7/21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随分类标准不同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危害因素的来源分类•按导致职业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卫生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2021/7/21•按危害因素的来源分类(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2021/7/21(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

6、因素1、化学因素•有毒物质:铅、汞、苯、一氧化碳等•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等例:(1)在焊接生产的过程中,可能产生锰烟、锰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臭氧等化学因素。(2)在锅炉生产车间,煤燃烧过程中可能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煤尘等化学因素。2021/7/212、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红外、激光等•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3、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

7、源物等。2021/7/21(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2、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等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5、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2021/7/21(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3、由不合理生产过程中所致危害。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对劳动者

8、的健康产生联合作用。2021/7/21•按导致职业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2002年卫生部颁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十大类:1、粉尘类2、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3、化学物质类4、物理因素5、生物因素2021/7/21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9、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2021/7/211、粉尘类(1)矽尘(游离SiO2超过10%的无机性粉尘)(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