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隐喻与象征——简评南翔《老桂家的鱼》(于爱成)

丰富的隐喻与象征——简评南翔《老桂家的鱼》(于爱成)

ID:40729947

大小:3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6

丰富的隐喻与象征——简评南翔《老桂家的鱼》(于爱成)_第1页
丰富的隐喻与象征——简评南翔《老桂家的鱼》(于爱成)_第2页
丰富的隐喻与象征——简评南翔《老桂家的鱼》(于爱成)_第3页
丰富的隐喻与象征——简评南翔《老桂家的鱼》(于爱成)_第4页
资源描述:

《丰富的隐喻与象征——简评南翔《老桂家的鱼》(于爱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丰富的隐喻与象征——对南翔短篇小说《老桂家的鱼》的一种阐释于爱成从短篇小说的基本要求看,南翔短篇小说《老桂家的鱼》深具意味。“鱼”作为贯穿全篇的“穿缀物”紧紧抓住了“人生横断面”和故事关键点,并贯穿始终。正如经典短篇小说往往在这一点上显示出作家的发现力和创作智慧一样,这个作品“浓缩人生悲剧”,在信守篇幅的同时,努力把触角伸展到更加广阔的意义层面,从而在“意味”的有无上同故事以及传统小说有了区分,在严格的空间里寻找到了最大的爆发力。作品写出了三重象征。也许有人说短篇小说不宜采取象征写法,因为篇幅太短。如布鲁姆所说,“我们必须小心提防

2、所谓的象征,因为在技艺精湛的短篇小说中,往往是没有象征而不是有象征”、“象征对短篇小说来说是危险的,因为长篇小说有足够的世界和时间来自然而然地遮掩象征,但短篇小说必须是较突如其来的,因而处理象征很难不显得唐突”。可见短篇小说里使用象征但又不显得唐突不是容易的事情,却也是难得的事情,不易做到的事情。象征使用的得当,其实反而能够“构成一种根本性的形式”(博尔赫斯语)——所有伟大的短篇小说都必须找到自己的形式,不管是契诃夫式的还是卡夫卡式的。像爱伦坡、霍桑、梅尔维尔等美国传奇小说家,就特别强调写出小说中的象征性和诗意叙事。因为象征性和寓

3、言性的人物事件不需要连篇累牍地描述,反而可以使得写得更简。就《老桂家的鱼》来说,象征和隐喻的使用,第一重,老桂是当代都市的被抛弃者,现代社会的疍民——想上岸而不得;第二重,老桂家打上来翘嘴巴鱼恰恰也正是老桂式健康生命终归被现实榨干成为鱼干的象征,但他却是有尊严的——想自由体面生存而不得;第三重,潘家婶婶是当代都市中的隐士——想做隐士而不得。三重象征,隐喻的正是当代城市底层民众的命运!在城市化和资本挤压下,无望的底层的悲苦人生。这是作品的批判性所在。作品中的老桂,像是一个提线木偶,被命运之手拨弄,在四大即将耗尽散掉之际,在业风中左右

4、摇摆,踉踉跄跄,溃不成军,拿不成个。这是一具病体,是一堆即将熄灭的余烬,但却又是一个清醒的观察者,叙事者,参与了作者的叙事。老桂是沉默的,通篇没有一句话,只是用表情、动作、眼神、手势来表达感情。作者提醒读者,是因为老桂过于虚弱,而无力说话。其实,这正也是作者的策略,让老桂不发一言,用沉默的苦涩和忧伤,来强化底层的悲哀,当然也是底层的坚强。这个病体正是作者采用的的隐喻,疍民也是隐喻——老桂一家,本来并不是传统水边居民意义上的疍民,不是广东地区传统意义上不被允许上岸而饱受挤压和欺凌的边缘族群的疍民,老桂一家如果说是疍民,其实只是疍民特

5、征的自觉选择水上生活的边缘人,或者可以称之为新疍民。老桂的悲剧,隐喻了一个群体的共同的悲剧和境遇。这个群体甚至很大,无依无靠,自食其力,自生自灭,艰难时世。最终的结局也如老桂,如老桂的家庭。正如老桂家的鱼所象征的。这条翘嘴巴鱼,其实是作品的文眼,是高度集中化的象征物,是作品的核心穿缀物。叙述者对这条鱼,极具耐心地描写,甚至忍不住从第三人称有限视角跳出来,以诗意抒情哲人的语言进行评论。作品写老桂的一天,连带出了饱满的现实生活背景,繁复的社会形态,绵延的历史脉络,写出了宽阔度、丰富性和历史感,写出了老桂等人的苦难、无力、无奈和悲伤——

6、如果说这是老桂的遣悲怀,何尝不也是作者的遣悲怀呢?先是,打鱼收网的过程,像是老人与海的壮观奇诡;打上来后,鱼的凶猛反抗把老桂家击倒在地,扫掉牙齿,而老桂对鱼惺惺相惜,不舍得拿剪刀割伤它的身体;这条鱼像是一个尤物,一个精灵,作者不厌其烦地描述它的惊艳:“身材修长,宛如一枚无限放大的丰腴的柳叶,银亮平直的头部锋利如刀如戟,浅棕色的背部是一道起伏的峰峦,一张鲜红的突吻,娇艳滴滴,哪里就是一只网中之物哇!”鱼的形象,其实正是象征了老桂自己。打上这条鱼的兆头,未必是好兆头,完全是恶兆。借民间的说法,打上来的应该就是老桂的元神了!元神出窍,所

7、以鱼后来莫名失踪,所以老桂终至不治。鱼和人,在此互成隐喻,互为镜像。所以,作者魂不附体地吟诵出这样的话:“如此这般的翘嘴巴鱼,是雄与雌,阴与阳的结合,讲是壮美却柔婉,到底旷放还忧伤。”老桂死了,因为无钱看病。病不起,只能死。鱼象征了老桂的尊严和不屈。这是象征的一层。还有一层。即疍民的所指,实则也是底层民众、打工阶层、都市边缘人生,如何在城市更有尊严扎根落脚的一个隐喻。没有房子,买不起房子,没有技能,不能靠手艺体面生活,所以成为逐水而居靠江河捕鱼吃饭的疍民。而那些住在贫民区、城中村、棚户区、桥底涵洞中的人,房子岂不也是他们的梦想,他

8、们回到人群、世间的依托吗?疍民不是因为他们喜欢这种生活方式,实为无奈之举。而河流和渔船,哪里又有什么浪漫和超脱?这种底层悲歌和道德义愤,正是作品的出发点。其实,潘家婶婶何尝不也是一种象征?潘家婶婶这个人也像是当代的陶渊明,城市中的隐士。心远地自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