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常见意象释集课件《古代诗歌鉴赏》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释集课件《古代诗歌鉴赏》

ID:41139379

大小:3.21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9-08-17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释集课件《古代诗歌鉴赏》_第1页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释集课件《古代诗歌鉴赏》_第2页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释集课件《古代诗歌鉴赏》_第3页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释集课件《古代诗歌鉴赏》_第4页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释集课件《古代诗歌鉴赏》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释集课件《古代诗歌鉴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典诗词常见意象释集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一花草树木类(2002年高考题目)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问题: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一柳据《三辅黄图·桥》记载:“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原来,“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汉乐府就有《折杨柳》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此曲一起,“何人不起故园情”呢?“折柳”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写的是思乡之情。同意。本诗的怀远之情是由听“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所以,“折柳”是全诗关键。二、菊花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饮露餐花象征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3、傲霜之花,品格坚强,气质清高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三、梅花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笑霜傲雪,冰清玉洁,最先开放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

4、质,言浅而意深。四、莲纯洁爱情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五、松树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傲霜斗雪正直坚贞希望韦黄裳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

5、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六、梧桐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凄凉悲伤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6、”凄凉悲伤七、杨花象征离散“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八、黄粱表现虚幻的事或欲望的破灭“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二、动物类七、杜鹃鸟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

7、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宋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八、鹧鸪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

8、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九、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