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肝功能试验及肝穿刺活组织检查

9.肝功能试验及肝穿刺活组织检查

ID:42746989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1

9.肝功能试验及肝穿刺活组织检查_第1页
9.肝功能试验及肝穿刺活组织检查_第2页
9.肝功能试验及肝穿刺活组织检查_第3页
资源描述:

《9.肝功能试验及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gangongnengshiyan肝功能试验liverfunctiontests临床上用来判断肝功能的方法。用以发现肝脏疾病的存在,鉴别肝脏疾病的种类,衡量肝脏损害的程度以及判断肝脏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医院中最常选用的肝功能试验是血清胆红素、GPT试验。慢性肝病需检查血清白蛋白、球蛋白,并应作血清蛋白电泳分析。怀疑肝癌的患者可检查甲胎蛋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是常规的化验项目。其余肝功能试验根据情况选择。  1、有关分泌功能的试验,常用以下几种:  1)血清胆红素的测定:胆红素由肝脏细胞分泌进入胆汁

2、。在肝细胞内有一部分变为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直接胆红素,未结合的是间接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含量可以准确地反映黄疸的程度和鉴别黄疸的类型,这些项目的测定极为重要。血清胆红素的正常值小于17.1μmol/L,直接胆红素小于3.4μmol/L。尿胆红素和尿胆素原检查对黄疸类型的鉴别有重要意义。  2)染料试验:吲哚氰绿是一种染料,静脉注射后99%由肝脏清除。静脉注射剂量每千克体重0.5mg,15分钟后血清的存留量在正常人低于10%,吲哚氰绿无明显副作用。  3)血清胆酸的测定:血

3、清中胆酸浓度与肝脏的合成功能及排泄功能都有关系。血清总胆酸的正常值为10.6±7.2nmol/ml。肝硬变及慢性肝炎均有较明显的增高。也有测定血清甘氨胆酸或结合胆酸的。血清胆酸的测定是一种较新的肝功能试验。血清胆酸测定方法不如常规肝功能试验简便、迅速。 2、血清酶的测定:在肝脏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有多种酶参与代谢过程。当肝脏发生疾病时,这些酶在血清中的浓度也发生变化。  1)氨基转移酶:在血清酶试验中,最为敏感的仍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旧称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GPT)。常用的还有天门冬酸氨基

4、转氨酶(AST),旧称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GOT)。由于使用的方法和试剂不同,各个医院的正常值有差别。任何原因的肝细胞损伤均可引起血清氨基转移酶活力升高,特别是在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复发时更有临床诊断意义。  2)碱性磷酸酶(AKP或ALP):肝病时血清AKP升高是由于肝脏过度制造的肝源性AKP释放入血。任何能阻碍胆汁引流的因素均会促进肝内AKP合成增多,使释放入血量增加。用不同方法测定碱性磷酸酶的正常值不同,常用的有:博丹斯基氏法,正常值为1.5~4.0单位;金-阿姆斯特朗二氏法,正常值为5~1

5、3单位。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的主要价值在于诊断胆汁淤积和肝内占位性(尤其是癌肿)病变。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除见于肝脏病外,尚见于成骨性骨病、妊娠等。  3)γ-谷氨酰转移酶(GGT):旧称γ-谷氨酰转肽酶。在多数情况下,GGT和AKP的变化是一致的。血清GGT测定主要用于诊断:①梗阻性黄疸;②肝癌;③慢性肝损伤,饮酒可使GGT升高;④急性肝炎后GGT下降至正常较氨基转移酶为晚。  以上三种酶的测定是医院常用的测定方法。其他用于诊断的酶还有5'-核苷酸酶(5'-NT)、腺苷脱氨酶(ADA)、单胺氧化酶

6、(MAO)、乳酸脱氢酶(LDH)、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及醛缩酶(ALD)等。各种酶的同功酶的测定,对诊断也有一定的帮助。各种血清酶试验的诊断意义应结合临床做出判断。  3、蛋白质代谢功能试验,主要有以下几种:  1)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测定:3这项检查对肝脏疾病的诊断有一定意义。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可用化学方法和电泳方法测定。血清白蛋白全部由肝细胞制造,它的半存留期较长(15~20天)。因此,一些急性肝脏疾病,如急性病毒性肝炎,血清白蛋白往往无显著变化。肝脏病患者血清白蛋白降低,往往意味着疾

7、病已进入慢性过程,如肝硬变。在球蛋白中,和β-球蛋白主要由肝细胞制造,而γ-球蛋白系由淋巴细胞产生和释放。因此,γ-球蛋白增高既可见于慢性肝脏疾病,如肝硬变和慢性活动性肝炎,也可见于某些系统性疾病,如慢性感染和炎性疾病,这都是抗体合成增加的结果。  血清总蛋白的正常值为64~77g/L;白蛋白为42~54g/L;球蛋白为14~33g/L。血清蛋白纸上电泳分析的正常值为  白蛋白         61.7±1.4%  1-球蛋白     5.3±1.1%  2-球蛋白    7.2±1.4%  β-

8、球蛋白       10.6±1.0%  γ-球蛋白       15.2±2.9%  2)甲胎蛋白(AFP)的测定:甲胎蛋白又称-胎蛋白。胎儿时期产生的一种蛋白,出生后1周即消失。肝癌细胞可产生此种蛋白。用放射火箭电泳显影法测定,正常人血清中的甲胎蛋白在25μg/L以下。甲胎蛋白在25~200μg/L者应定期复查。个别肝炎和肝硬变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可有轻度增高(200~800μg/L),需密切观察。若为肝炎或肝硬变则有波动或下降;若为肝癌,可能持续增高,患者甲胎蛋白增高的阳性率达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