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1单元第5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测试)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1单元第5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测试)

ID:43636796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1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1单元第5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测试)_第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1单元第5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测试)_第2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1单元第5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测试)_第3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1单元第5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测试)_第4页
资源描述: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1单元第5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测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5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气测试)1•“玄武门之变”体现了皇位继承经常伴随着血腥与宫廷阴谋,“玄武门之变”对唐朝产生的影响是()A.为唐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氏加剧了唐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C.为李世民控制唐政权扫清了道路D.加速了唐政权的灭亡2.唐太宗主张文徳治国,完善了科举制,提高了进士科的地位,隋唐实行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B.对皇帝的专制权力有一定抑制作用C.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D.削弱了显贵的特权3.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屮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又说:“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敝中国,所就无几,岂有

2、今日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材料所体现的唐太宗在民族关系上的治国思想是()A.治理好国家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B.具有笼统排外倾向C.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D.以徳治国与以法治国相结合4•“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反映了唐太宗()A.民贵君轻的思想B.农业为本的思想C.君治为本的思想D.心存百姓的思想5.唐太宗对少数民族采取多种策略,既有战争,也有和亲,唐朝通过对东突厥的战争()①解除了来自北方的严重威胁②巩固了北方的边防③加速了汉族与突厥族经济文化的联系④限制了突厥族社会经济的发展A.①②

3、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晚年的唐太宗曾自我评价道:“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人不怨。”唐太宗的主要功绩有()①重用人才,善于纳谏②文德治国,完善科举③不夺农时,轻徭薄赋④修筑驰道,统一文字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7•“贞观之治・”的出现对当时社会最主要的影响是()A.推动封建文化向高峰发展B.促进了民族融合C.为唐朝盛世局面奠定了基础D.有利于社会稳定8.唐太宗统治时期采取的措施中对调整牛产关系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的措施是()A.实行三省六部制氏实行科举考试制度C.修改、颁布《唐律》D.实行均田

4、制和租庸调制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原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突厥贫弱,吾收而养之,计其感恩,入于骨髓,岂肯为患!——《资治通鉴》卷一九七材料2: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资治通鉴》卷一九八材料3: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东)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云。——《新唐书》材料4:是时(

5、贞观二十二年)四夷大小君长争遣使入献见,道路不绝,每元正朝贺,常数百人。——《资治通鉴》卷一九八(1)据材料1,概括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主张。(2)从材料1到材料2,唐太宗对少数民族的认识有何变化?(1)据材料3,指出唐太宗治理东突厥地区的措施。此外,还采取哪些处理民族关系的策略?(4)据材料4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民族政策的影响。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肤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资治通鉴》材料二太宗曰:“夷狄亦人尔,其情与

6、中华不殊”“不必猜忌异类…四夷可使如一家。”——《贞观政要•论安边》(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并结合经济方面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2)从材料二可以知道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是什么?(3)除此之外唐太宗还制订了哪些政策和措施来治理国家?结果怎样?【参考答案】1.C.2.A.3.A.4.D.5.A.6.A.7.C.8.D.9.(1)主张:不歧视;不猜忌;妥善安置。(2)变化:从“四夷可使如一家”到明确提出了“爱之如一”。(3)措施:设羁縻府州。策略:“战而后和”;和亲通婚;册封。(4)影响:得到少数民族拥护,维护了民族团结;巩固了

7、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了“贞观Z治”的出现。•10.(1)为君不可好大喜功,加重百姓负担,以至国危君亡,要以民为木。史实:实行均田制、租庸调法、.“轻摇薄赋”的措施。(2)团结少数民族,开明的民族政策。(3)发展和完善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重视法制建设,修订颁行(唐律);不拘一格,广招人才等。岀现了“贞观之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