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舆论场机制引导分析

微博舆论场机制引导分析

ID:43901743

大小:2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6

微博舆论场机制引导分析_第1页
微博舆论场机制引导分析_第2页
微博舆论场机制引导分析_第3页
微博舆论场机制引导分析_第4页
微博舆论场机制引导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博舆论场机制引导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微博舆论场机制引导分析关键字:微博;公共事件;舆情引导一.微轉内涵特征以及舆情引导特点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是一种供网民进行信息的获取、传播和共享的平台。网民可以利用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即时更新即可获取自己关注的信息,也可以用140字左右的内容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并可实现即时分享。作为自媒体的微博,其传播主体具有平民化,个性化的特点。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以发布消息,成为消息的來源,让大众从“旁观者”转变成为“当事人”,激发了平民大众的创作和发表欲望。也就是说,只有你的观点新颖或许消息有爆点,就有可能被人关注,形成一个舆论方向。微博的传播方式是交互

2、化和立体化的。微博不仅用来表达个人情感、传播信息,同时还可以进行社会交往。通过关注、被关注、评论、转发、私信,可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交互传播。在独特的交互传播方式的基础上,微博能够轻松实现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兼容。微博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引导舆论的作用也渐渐凸显。所谓微博舆论是指微博网站上汇集的网民对某一事件或者某一社会问题所表现岀的有影响力的言论或意见。一条微博言论,要形成舆论需耍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消息的迅速发布及网民参与;二是议题具有很强的舆论潜力。第一点是微博本身所具备的特点,第二点则取决于言论内容。公共事件一般具有突发

3、性、严重性、关乎民生性,是大众最为关注具有舆论潜力的事件。笔者这里说到的公共事件不止是与政府相关的“微博问政”内容,更多的是包含民生新闻类的引起广泛关注、影响巨大的公共事件。所以在这类公共事件中,微博的舆论引导极易形成,且呈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微博不仅是舆论传播的一个独立源头,同时也参与舆论的形成、发展与引导的过程。微博网站内个人意见的迅速汇集和扩散促使舆论快速牛成,伴随着网友的转发和评论以及传统媒体的介入等舆论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扩大,是一个民间舆论的集散地。鉴于微博在突发事件报道及信息扩散方面等的各种优势,微博往往成为公共事件的舆论中心,公共事件的舆论传播往往要经历一个由微轉网

4、向网络论坛、门户网站、传统媒体等扩散的过程。在微博特殊的信息传播机制下,舆论传播的周期被极大的缩短。微博较低的信息传播门槛和跨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使得网络事件的信息发布变得越来越快。网络事件被迅速放大,越来越多的网友参与到网络事件中来,在短时间内造成极大的舆论声势,网络事件迅速成为微博网站内舆论关注的焦点。以甬温动车组事故为例,事故发生13分钟后,乘客@羊圈圈羊发出第一条求助微博,转发突破十万,两小时后该名网友获救。事故发生2小时后,官方在微博上发布献血号召,短时间内上千名微博网友前往血站献血,网友@yaoyaosz发布的血站实况转发突破十万。事故发生后12小时后,微博上相关讨论量己

5、突破200万条,英中寻人的转发量已经超过了五十万条。@浙江卫生厅、@浙江省血液中心等多家官方微博连夜实时发布消息。在事故发生的4分钟后网民便知道了此事,比互联网报道的第一条关于这个事故的新闻足足早2小时,比电视报道至少早1小时,而出现在报纸上关于此事故的最早的报道也是在第二天。微博加速了网络舆论生成、发展的全过程,推动着网络事件的逐步升级,使得舆论传播的周期越来越短。作为当今网络传播的最新和最具潜力的形式,微博发挥岀比网络论坛和博客更强大的信息传播力量和干预社会公共事件的能力,被认为是“永不落幕的新闻发布会”,“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屮国”,微博的影响力在对公共事件的舆论传播中更是

6、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包括现场直播、微博首发、微博求救在内的传播形式,比传统的报道形式更具震撼力,也更容易引发网友的情感共鸣,在短时间内形成强大的舆论合力。一.微博舆论引导所起的积极作用:理论回顾(一)可以满足群众知情权,避免谣言传播,从而引导舆论方向。在微博上,公众有了相比以前更为真实的“言论自由”,因为在微博产牛前的大多突发性事件中,政府总是主宰了话语权,群众很难真正抒发自己的心声或者即使有感慨也难以找到回应者。而现在微博是一个平民平台,任何人都拥有发表言论的权利,微博上的用户來自不同的社会领域,在公共事件的态度上提供了不同的声音,让大众不仅仅是从主流媒体上获取信息,从而降低了对传

7、统媒体的依赖。(二)可以产生蝴蝶效应,激发全民参与,进一步讨论人性、道德、伦理与法律,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支持。“蝴蝶效应”是由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大体的意思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有可能会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洛伦兹形象地将其比喻成一只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就可能给遥远的国家造成一场飓风。在微博中,一定地区的公共事件经发布后,各个地区的群众都会感受到相同的氛围,有可能还会引起热烈的讨论和追踪。而这些讨论近年来不止停留在了事件本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