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奖励旅游发展对策及探究【开题报告】

国内奖励旅游发展对策及探究【开题报告】

ID:442491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08-02

国内奖励旅游发展对策及探究【开题报告】_第1页
国内奖励旅游发展对策及探究【开题报告】_第2页
国内奖励旅游发展对策及探究【开题报告】_第3页
资源描述:

《国内奖励旅游发展对策及探究【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旅游管理国内奖励旅游发展对策及探究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一)国内外研究动态1.国外研究动态奖励旅游是公司奖励员工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方式,它源于上个世纪20世纪末的美国。美国每年奖励旅游市场在海外的花销就近270亿美元。它给世界各地的航空公司、酒店、旅行社等带来亿万人次的生意,占到了世界奖励旅游市场的二分之一。欧洲的英、法、德、意、荷、西、比等国是欧洲奖励旅游市场的大户。仅英国每年就有1100多个奖励旅游团体到海外旅行,平均每个团体人数在80-100人左右,每年花费约100亿英镑左右。在国外奖励旅游的操作当中,会有一

2、系列的策划公司、公关公司加入到整个奖励旅游的策划、设计、接待和宣传中来,来完善整个旅游活动。除了这些,国外还拥有成熟的理论研究,针对奖励旅游市场开发分析、面对障碍做出的措施,很全面也很成熟。2.国内研究动态奖励旅游市场在我国的起步比较晚,但就目前来说发展得还是挺快的。最早的奖励旅游追溯到十多年前在北戴河、青岛等一些河滨城市所建的疗养院,但当时的这种形式还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奖励旅游。后来安利公司、韩国三星公司、美国微软公司等一些外资企业纷纷进驻中国,才使得越来越多国外员工有到中国旅游胜地来度假的机会,也就促成国内奖励旅游市场的升温。正是这些外资公司催生了中国

3、奖励旅游业的发展。目前国内开展奖励旅游的企业非常少,在理论研究上更是缺乏,专门针对奖励旅游的详细又权威性的研究少之又少,这就不能很好地为企业提供参考,所以需要的就是具有实际参考指导价值的关于奖励旅游的研究文献。(二)选题依据奖励旅游说新不新,说老也不能说老。说起奖励旅游我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过,但真正让你说出它的含义,我估计没有几个人能回答得上来,最多也就一个大体的印象,不能很正确地阐述何谓奖励旅游。有很多人还会把奖励旅游和会展、会议旅游甚至是普通一般的旅游等同起来,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对奖励旅游的认识不足。面对国外奖励旅游的高速发展,我国目前奖励旅游的现状是

4、奖励旅游还未上轨道。还有很多企业,特别是国营企业还没有充分利用奖励旅游这种形式,在企业中最常见的还是利用金钱奖励的方式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如果说旅游的话也就是企业全体员工参与的年度旅游。由于目前国营企业职工收入普遍不高,旅游作为一种高档消费还未完全被他们所认可。从另一面来说,虽然我国奖励旅游的起步来得比较晚,与国外的差距也很大,但我国拥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所以作为奖励旅游这一块的发展潜力非常巨大,只要合理开发,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目前,就对发展中所遇到的障碍提出一些建议性的策略是很有必要的。(三)选题的意义对奖励旅游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探讨,能够更好地深入认识

5、到其外在表现和内在实质。综合分析我国现在奖励旅游的发展状况以及与国外奖励旅游发展相比所存在的距离,找到不足之处,并极力找出相应的对策来提升我国奖励旅游的综合水平。奖励旅游是国外现代企业管理中最为常用、效果最佳的一种柔性管理形式,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也愈来愈突出。奖励旅游对旅游者有直接和间接意义,融入企业文化的主题晚会具有增强员工荣誉感,加强企业团队建设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常年连续进行的奖励旅游会使员工产生强烈的期待感,对于刺激业绩成长能够形成良性的循环。可见发展奖励旅游的意义重大,因此针对国内奖励旅游的实际情况,在结合文献参考同时经过自己一定的研究,对某个

6、地区甚至是国内奖励旅游的发展提出一些小的建议,能够提供有一点点的参考价值。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主要问题的对策:(一)基本内容1.我国奖励旅游发展的现状2.我国奖励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解决加强我国奖励旅游发展的对策(二)拟解决主要问题的对策1.政府的大力支持,规范我国旅游行业2.完整的奖励旅游体系,转变企业领导层及员工的观念3.建立一支为奖励旅游服务的专业人才队伍,设计高标准多样性的奖励旅游产品4.加大奖励旅游市场的宣传,制订常客计划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一)研究步骤本研究论文初步计划从2010年11月开始至2011年6月初结束,历时6个

7、多月时间。1.准备阶段(2010.10—20010.11):定期召开毕业论文报告会,明确研究的方向,进行指导。2.启动阶段(2010.11―2010.12):确定选题及收集相关资料并撰写开题报告;撰写文献综述;拟订论文研究提纲和研究方案。3.实践研究阶段(2010.12―2011.5):确定初稿,进行实证研究,依据论文大纲撰写论文并交老师指导,进行多个回的指导研究,完成了最终定稿。4.答辩阶段(2011.5—2011.6):准备并参加论文答辩,提交毕业论文和完整资料。(二)研究方法研究文献、收集资料、分析历史等方法。(三)研究措施以网络信息资源、各种图书著作

8、、图书馆电子图书、期刊文献作为研究的主要来源,用比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