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地理教学中的误区及其对策

刍议地理教学中的误区及其对策

ID:44292882

大小:2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0

刍议地理教学中的误区及其对策_第1页
刍议地理教学中的误区及其对策_第2页
刍议地理教学中的误区及其对策_第3页
刍议地理教学中的误区及其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刍议地理教学中的误区及其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刍议地理教学中的误区及其对策刍议地理教学中的误区及其对策课改实施以来,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课堂教学正走向和谐、走向科学,如教法日趋灵活务实,学法更加多样有效,教材使用有所创新。但是,大好形势后面还隐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加以解决。一、学科教材分析处理【误区】①教材处理只重视基本知识,不匝视情感态度;②教材处理只匝视知识再现,不重视能力培养;③教材处理只重视“课本死记”,不重视“现实活用”。【对策】①要把握德育渗透点。地理学科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徳育教育主题,如爱国主义教育、审美教育、环境保护教育等主题

2、,是实施德育的好载体。在处理教材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挖掘德育素材,授课时才能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灵活渗透。如在学习“内蒙古草原沙漠化”时,听着低沉优美的马头琴声,看着清清的河水、肥美的绿草、洁白的羊群,随着满怀激情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歌朗诵,学生跟着陶醉了。这时,教师再展示内蒙古草原严重沙漠化的图片,请学生分析出现严重沙漠化的原因。学生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不但获得知识,而且心灵深处受到强烈的震撼,从而唤起保护环境的强烈意识和责任感。②要把握能力生长点。新课程标准不仅提出要匝视学生知识的学习,而且提出

3、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O在处理教材时,教师要把握好学生学科能力的生长点,促进学生的能力提高与智力发展。如在“植被对水土保持的作用”教学中,采用模拟实验一一同量同速的水冲刷两杯同质沙土(一杯沙土表层覆盖草皮,一杯沙土表层不覆盖草皮)。让学生留心观察,亲身体验,不但能使学生认识到植被覆盖条件影响水土保持,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与观察能力。③要把握现实连接点。地理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处理教材时,教师只有最大限度地连接现实,才能让学生把知识学“活”,适应现代教育强调培养创新意识的要求。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关注人类

4、所面临的人口、粮食、资源、环境污染、能源等全球性问题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原理,从理论上大胆探讨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引导学生分析各种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的成因和危害,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二、课堂教学提问设计【误区】①满堂提问,数量过多,学生感到疲倦;②突然提问,一步到位,学生感到无助;③平淡提问,平铺直叙,学生感到无趣。【对策】①设计的问题要精心构思,体现教学重难点,反映课标对教学的要求。如在“海水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教学中,结合海水表层盐度分布图,可设计如下问题:“比较赤道附近、南北回归线附近和南北纬60。附近的海

5、域盐度有何不同?为什么?总结归纳影响海水盐度高低的因素,具体分析红海盐度最高(波罗的海盐度最低)的原因。”②设计的问题要有宽度、难度和梯度,逐步接近“最近发展区”O如在“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教学中,结合地震波传播速度图,设计有一定难度和梯度的问题链:“比较同一深度,两类地震波的波速大小差异两类地震波的波速在哪些深度发生突然的变化?根据这些变化如何划分地球的内部圈层?”“根据地震波波速的变化,推测各圈层的物质状态可能是什么,并说出判断依据。”③设计的问题要力争开放、新颖,带给学牛意外的惊喜。如在“农业区位选择”教学中,设

6、计开放性的问题:“假设你是太仓市农业局局长,如何调整本地农业生产的结构和布局?为什么?”三、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误区】①情境形式化,不考虑创设情境的有效性,违背了情境创设的真正意图;②情境泛滥化,不考虑主次进行“情境轰炸”,失去了思维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③情境贋伪化,不考虑内容是否符合基木事实,失去了学习情境的真实性。【对策】①要避免创设与学习任务不相符的情境。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境,才是课堂教学迫切需要的“敲门砖”O如在“暖寒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中,创设“趣”境:“在南美洲西北部赤道附近

7、有一个神奇的加拉帕戈斯群岛,这是一个干燥凉爽、植物稀少的地方,奇特的是这里栖息着成群的企鹅、海豹等南极海域的动物。"这样一讲“故事”,学生兴趣盎然,很快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状态。②情境创设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知识的重点处和疑难处,设计一个或儿个具有启发性与挑战性的教学情境尤其重要。如用“房价贵、买房热”的材料创设“选房购房”情境,学习居住区的区位、布局及环境;用“神七”发射成功的材料创设“宇宙探索”情境,学习宇宙资源开发及宇宙垃圾处理的相关知识;用“汶川大地震”的和关事例创设“地质灾害”情境,学习地震成因、震级、烈度及分

8、布。③情境创设要在学生“鲜活”的H常生活中挖掘“资源”,让学生将学习内容与口身经验建立联系,使真实可靠的情境成为学生感知的思维对象,使学生处于一种悬而未决但乂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如在“季风”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理解并运用海陆热容量不同的地理知识,可创设要求学生排除“生活经验”干扰的学习情境:“冬季早晨,太仓地区河流湖泊上空的口色雾气是'冷气'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