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专题九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章末小结教案(含解析)北师大版

高考历史专题九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章末小结教案(含解析)北师大版

ID:44688087

大小:234.97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0-24

高考历史专题九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章末小结教案(含解析)北师大版_第1页
高考历史专题九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章末小结教案(含解析)北师大版_第2页
高考历史专题九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章末小结教案(含解析)北师大版_第3页
高考历史专题九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章末小结教案(含解析)北师大版_第4页
高考历史专题九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章末小结教案(含解析)北师大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专题九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章末小结教案(含解析)北师大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九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末—查漏补缺·提能增分郑和下西洋VS新航路的开辟1.(2019·亳州质检)17世纪中期,清政府多次颁布禁海令;同一时期的英国政府则颁布《航海条例》,积极保护海外贸易。出现该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国(  )A.经济结构的差异   B.中央集权的强弱C.思想解放的程度D.海军实力的高低解析:选A 中国以小农经济为基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达,故A项正确;清朝中央集权空前强化,英国中央集权强化,故B项错误;清朝实行八股取士、思想僵化,英国正在开展启蒙运动,但思想解放程度不同不是根本原因,故C项错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海军实力较弱,英国积极

2、进行对外扩张,海军实力强大,但海军实力的高低不是根本原因,故D项错误。2.1405年到1433年,明朝郑和七次出使西洋,加强了明朝与周边国家联系。半个世纪后,意大利人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麦哲伦渡过大西洋沿美洲大陆绕过南美大陆南端进入太平洋,他的船队于1522年返回欧洲。东西方远航反映了(  )A.经济发展有利于中西远航B.同样的社会需求促进东西交往C.突破传统形态的交流需求D.更多了解世界的梦想推动远航解析:选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西远航都需要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故A项正确;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国威,而西方开辟新航路是为了找到新的通商之路,故

3、B项错误;明朝并未突破传统思想,故C项错误;明朝并不是为了了解世界,故D项错误。[深化提能]1.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相同开创精神;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创举不同目的扬威海外,以朝贡贸易换取万国来朝的盛况东方寻金和获得东方商品性质政治行为,封建制度下的政治活动经济行为,资本主义的海外殖民影响经济朝贡贸易使国力不堪重负,被迫停止航海活动;远洋航海业衰落获得巨额利润,促进资本原始积累;远洋航海业蒸蒸日上政治促进了东南亚的繁荣与稳定,扩大了明朝的政治影响,树立和平使者的形象掀起殖民狂潮,造成亚、非、拉美的长期贫困落后2.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结果差异

4、巨大对当今中国发展之启示(1)最重要的一点,即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务求实用实效,充分权衡利弊,最大限度地争取通过最小的牺牲换取最大的国家利益。(2)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继续向深广方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应当更加开放,走向世界,通过对世界各种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实现国家经济的繁荣与健康发展。(3)中国是一个拥有传统农耕文明的大陆国家,作为现代中国人,我们应该积极培养本民族的开拓创新精神,必须拥有开发海洋、向海洋进军的伟大勇气与坚强毅力。(4)谋求国家政治地位的提升与稳固,奠定一国在区域间甚至在世界中的强国地位,必须以强大的经济力量与军事力量为支撑。我们在积极倡导开展和平友好

5、外交的前提下,必须同时运用经济手段与军事手段提升并确保自身的大国地位。第一次工业革命VS第二次工业革命3.1761年,英国布里奇沃特公爵在曼彻斯特和沃斯利煤矿之间开凿了一条长7里的运河,曼彻斯特的煤价下降了一半……惊人的成果引起运河开凿热,使英国到1830年时拥有2500里的运河。“运河开凿热”实质上反映了(  )A.运河交通的优势B.煤炭市场需求增大C.工业革命的发展D.自由主义成为主流解析:选C A项只是其中的表现之一,并非实质,故A项错误;B项与运河开凿热关系不大,故B项错误;抓住时间——1761年和1830年以及工业革命的交通需要,可知工业革命与运河开凿热

6、有密切联系,故C项正确;自由主义与运河开凿热关系不大,故D项错误。4.(2018·重庆调研)导致下表数据所反映的英、德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工业年增长率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比重1850~1870年1870~1900年1870年1914年英国3.12%1.6%31.8%14%德国2.7%4.8%13.2%14.3%A.思想解放程度的差异B.君主立宪政体的差异C.利用先进科技的程度不同D.确立民主制度的道路不同解析:选C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因拥有广阔的殖民地而排斥先进技术,而德国则广泛采用先进科技,这正是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领

7、先英国的根本原因,故C项正确。[深化提能]类别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不同点技术发明来源于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来源于科学研究,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发明者技师和工人科学家、工程师主要国家英国(“一枝独秀”)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百花齐放”)起始行业纺织业等轻工业能源等重工业生产力的进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生产关系的变革现代工厂制(自由资本主义)垄断组织,公司制(垄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最终形成相同点两次工业革命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两次工业革命中国社会发展5.1764年,欧美各国对华

8、出口总额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