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源性感染监测预防制度

医源性感染监测预防制度

ID:45020661

大小:15.1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07

医源性感染监测预防制度_第1页
医源性感染监测预防制度_第2页
医源性感染监测预防制度_第3页
资源描述:

《医源性感染监测预防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医源性感染监测预防制度1.健全感染管理组织: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2.完善感染控制制度,规范医务人员行为。3.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病人及家属预防感染的意识。4.严格日常督察和评价,确认制度落实情况、措施是否可行有效。监测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发病率、漏报率。2.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确保灭菌效果。3.环境卫生学监测:手卫生、空气、物体表面等的监测。4.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监测:使用时间、剂量、疗程。5.法规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监测:日常抽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预防1、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传播。(1)正确的洗手,合格的手卫生要求;(2)医务

2、人员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指甲、头发清洁;(3)采用隔离技术,使用口罩、帽子、手套、隔离衣等;(4)坚持安全注射,取消不必要的注射、使用一次性无菌针头和注射器、预防由治疗药物污染导致的感染。2、预防环境和诊疗器械的传播,采用正确的清洁、消毒和灭菌方法。(1)环境:常规湿式清洁,感染病人的环境用消毒剂清洁,不同区域的有单独清洁工具,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必须行消毒再清洁。(2)医疗器械和用具:按污染后对病人引发感染的机会或造成的危害程度划分为三类,高度危险性物品、中度危险性物品、低充危险性物品。高度危险物品定义: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

3、有无菌液体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粘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包括细菌芽胞),感染的危险性较高。例如:外科器械,血管(介入)导管,移植物,活检钳,针头,腹腔镜,透析器,口腔科(牙科)接触病人伤口的器械和用品,换药器械和用品,各种穿刺包等。要求一定要灭菌!灭菌方法:(1)压力蒸汽,首选;(2)环氧乙烷(EO);(3)等离子体灭菌(HP-Plasma);(4)化学灭菌,如:2%戊二醛浸泡10小时以上.中度危险物品定义:与完整粘膜接触,并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粘膜的物品,微生物污染后可造成中等度危害。例

4、如:口表/肛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管道,胃肠内镜,气管镜,麻醉机管路,压舌板,喉镜,口腔科检查器械,扩阴器等。要求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消毒方法:(1)2%戊二醛;(2)含氯消毒剂;(3)碘伏、(4)75%酒精。低度危险物品仅与人体完整皮肤接触的物品,一般情况下无害,若被大量微生物污染时可造成危害。例如:血压计,听诊器,痰盂,毛巾,面盆,餐具,地面,墙面,桌椅,被褥,床,便盆,病历夹,门把手,水龙头,拐杖,床垫等。要求低水平消毒,或做清洁处理。消毒方法:苯扎溴铵、氯己定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