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历史学元明清文学散曲 南戏辅导

考研历史学元明清文学散曲 南戏辅导

ID:46018543

大小:61.0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0

考研历史学元明清文学散曲 南戏辅导_第1页
考研历史学元明清文学散曲 南戏辅导_第2页
考研历史学元明清文学散曲 南戏辅导_第3页
资源描述:

《考研历史学元明清文学散曲 南戏辅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考研历史学元明清文学散曲南戏辅导  第二章散曲、南戏  一、基本知识  1、小令:散曲的一种形式单独的一支曲子称为小令  2、套曲:散曲的一种形式由几支同一宫调的曲子联缀而成的表演一个故事称为套曲  3、南戏:南戏原来是一种地方剧种因为它流行于浙江温州(温州古名永嘉)一带所以又称为“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它内容多以家庭为主曲调轻柔婉转以管乐伴奏为主剧中各个角色可以分唱或合唱一部戏没有固定的场次限制每出戏也不要求通押一韵也不限用同一宫调中的曲牌因此与杂剧相比它要灵活得多  4、《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即保存在《永乐大典》中早期三种南戏即《

2、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  5、“荆刘拜杀”:元末明初除《琵琶记》外还有一些较著名的南戏剧作其中《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被称为南戏四大传奇简称为“荆刘拜杀”  二、主要作家、作品  1、精读作品  高明《琵琶记》  2、泛读作品  关汉卿《四块玉》(别情)、《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白朴《喜春来》(题情)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天净沙》(秋思)  三、思考与练习  1、元代散曲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元代的散曲是在金代“俗谣俚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当时也是和乐演唱的语言上它吸收

3、了大量民间口语不避俗词俚语因此特别生动活泼诙谐幽默内容上它写得最多的是男女爱情其次是归隐、闲适以及山水自然体制上一般都比较短小  2、元代散曲的发展情况如何?各阶段的代表作家有些?  参考答案:元代的散曲的发展也如杂剧大致可以大德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大都为中心后期以杭州为中心前期的主要作家是一些“公卿大夫居要路者”和关汉卿、白朴、马致远等后期则有张可久、乔吉等  3、元代南戏在体制上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南戏原来是一种地方剧种它以表现家庭内容为主曲调轻柔婉转以管乐伴奏为主剧中各个角色可以分唱或合唱一部戏没有固定的场次限制每出戏

4、也不要求通押一韵也不限用同一宫调中的曲牌因此与杂剧相比它要灵活得多  4、《琵琶记》有什么思想意义?  参考答案:《瑟琶记》最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的创作动机、目的与作品描写的实际情况是相抵触的此剧开头明确说“不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是为了宣扬封建伦理道德表扬“有贞有烈赵贞女全忠全孝蔡伯喈”但是其实际的意义并不在此而在于它通过蔡伯喈这一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人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左右为难的生存状态、主观努力与实际结果常常背离的无奈以及通过赵五娘表现下层妇女的人格力量(性格魅力)这就是此剧长演不衰的内在原因  5、《琵琶记》在艺术上有何

5、特色?  参考答案:《琵琶记》采取双线结构一条是蔡伯喈一条是赵五娘两条线平行发展这可以更好地展现广阔的社会背景和人物命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显得而不是概念化、符号化的人物心理描写尤其出色作品的格律也比较讲究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琵琶记》成为南戏成熟的标志被誉为“南戏之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