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草地生态恢复及建设对策及战略思考

我国西部草地生态恢复及建设对策及战略思考

ID:46454482

大小:7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3

我国西部草地生态恢复及建设对策及战略思考_第1页
我国西部草地生态恢复及建设对策及战略思考_第2页
我国西部草地生态恢复及建设对策及战略思考_第3页
我国西部草地生态恢复及建设对策及战略思考_第4页
我国西部草地生态恢复及建设对策及战略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西部草地生态恢复及建设对策及战略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西部草地生态恢复及建设对策及战略思考我国西部草地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重态势已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西部草地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极具敏感和至关重要的前沿阵地,草地生态恢复与重建迎来了难得的机遇。然而,由于西部草地“三化”迅速,导致草原荒漠化不断蔓延,不仅对我国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而且也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沙尘暴肆虐西北波及全国,从1950年至今,已发生了80余次。2000〜2001年袭击北京20多次,2006年北京发生10余次,一次又一次敲响了沙漠化向京津进逼的警钟。2

2、006年大范围的旱灾、蝗灾为近10年所罕见。面对如此触目惊心的事实,草地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西部草地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的有利机遇(一)生态环境建设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在2010年前新增人工草地和改良草地5000万公顷,治理“三化”草地3300万公顷,新增治理荒漠化土地2200万公顷,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万公顷。上述规划的实施为西部草地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二)草地建设为落实和完成上述规划任务,2003年召开的

3、全国草原工作会议决定,我国草地建设今后将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重点建设的原则,争取用5年时间,在全国新增人工草地1333万公顷,改良草地2000万公顷,建设围栏6667万公顷,使重度退化区、生态脆弱区和重要江河源头的草地植被有所恢复,再用10年左右的时间,即到2020年,使我国草地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得到基本遏制。(三)退牧还草工程2003年国家决定全面启动退牧还草工程,根据退牧还草工程的规划目标和重点范围,从当年起利用5年时间,在蒙甘宁西部荒漠草原、内蒙古东部退化草原、新疆北部退化草原和青藏高原

4、东部江河源草原,先期治理6667万公顷,约占西部地区重度退化草原的40%o二、西部草地生态环境恢复所面临的严峻态势(一)草地“三化”严重由于草地长期入不敷出,建设速度赶不上退化速度,全国人工草地和改良草地建设速度每年仅为0.3%(占草地总面积的比例),而“三化”草地面积每年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西部草原产草量均呈下降趋势,如内蒙古草地20世纪90年代与60年代相比,草甸草原产量下降54%〜70%,典型草原下降30%〜40%,荒漠草原下降50%。伴随着草地退化,可食牧草比重下降,轻度退化草场可食牧草

5、产量减少20%〜40%,植被覆盖度减少20%,中度退化草场可食牧草产量减少40%〜60%,植被覆盖度减少20%〜50%,重度退化草场可食牧草减少60%以上,植被覆盖度减少60%以上。草地“三化”是在不合理利用下草地植被环境恶化和草地生态系统的生产、生态功能衰退的表现,如草群变矮,盖度、产量下降;植被组成发生变化,劣质、低质杂草及毒草大量滋生;生草土层完全破坏,植被恢复极其困难;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我国已有15%〜20%的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二)草地面积逐年减少,

6、饲草料资源日趋短缺据最新调查结果表明,内蒙古草地面积为4850万公顷,较20世纪80年代又减少了600万公顷,约8%左右。目前全国天然草原面积每年仍以65〜70万公顷的速度减少,在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开垦1公顷草地会引起周围3倍面积的草地沙化。在草地面积不断减少和草地退化面积增加的情况下,家畜头数却持续增加,导致草原畜牧业长期受饲草料不足的困扰。(三)自然灾害频繁随着西部草地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自然灾害频发。首先是干旱。西北荒漠地区气候十分干旱,年降水量低于150mm,有的不足50mm,常常是十年九旱

7、。其次是雪灾。近几年雪灾严重威胁着西部草地畜牧业,如2000〜2001年冬季大雪,给内蒙古畜牧业带来极大的损失;2002年〜2003年冬季大雪使新疆、内蒙古的畜牧业遭受重创。三是生物灾害。大量的昆虫啃食牧草,严重破坏草地植被结构和植物根茎,由于家畜过牧和昆虫活动,优良的牧草经过度啃食而不能恢复,原来以优质牧草为优势种的草地演变为以毒草、害草和杂草为优势的植物群落。青海省玛多县鼠害造成草场退化1.5万公顷,占全县天然草地65%。(四)畜牧业生产低而不稳由于草原退化,草地质量下降,自然灾害频繁,降水年际变

8、率大等因素影响,西部草地畜牧业低而不稳已成必然。西部草地家畜数量的增加和草地生产力的下降,使草畜矛盾更加突出,这种矛盾必然转化为草地超载过牧,草地退化。草地生产力变化显著,丰收年牧草量高时达到正常年份的155%,而碰到大的自然灾害,只有正常年份的75%。西部草地绝大部分处于自然生长状态,受降水、温度等气候条件的限制,年际丰歉不同,尤其是降水量的多少和降水时间前后直接关系到本年甚至下年草地的植物生长量,也是不利于可持续利用的一个因素。随着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