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丑角在动画中的直接运用(共4659字)

戏曲丑角在动画中的直接运用(共4659字)

ID:46455186

大小:6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3

戏曲丑角在动画中的直接运用(共4659字)_第1页
戏曲丑角在动画中的直接运用(共4659字)_第2页
戏曲丑角在动画中的直接运用(共4659字)_第3页
戏曲丑角在动画中的直接运用(共4659字)_第4页
戏曲丑角在动画中的直接运用(共4659字)_第5页
资源描述:

《戏曲丑角在动画中的直接运用(共4659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戏曲丑角在动画中的直接运用(共4659字)本文中国动画创作从诞生到今天,一条贯穿的主线就是民族风格,而为民族风格作出巨大贡献的当属中国传统戏曲。无论是《骄傲的将军》还是《大闹天宫》,都成为了动画作品吸收戏曲艺术精华的典范,专家学者已从背景、动作、音乐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但却忽略了戏曲中的一个“小人物”一一丑角。尽管在谈及戏曲在动画中的体现时,总能或多或少地带到“丑角”运用这一现象,但却几乎没有对它的专门研究。这一现象在中国动画逾80年的历史中只是昙花一现,但也有其当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什么是丑角?大众的定义是:耍丑的或反面人物,属于较为宽泛的定义;西方戏剧文化中,认为“'丑角'

2、是一幅画像一一是为陷入某种情绪的角色所画的肖像”[1],“无从缓解的自相矛盾在他颇为可疑的笑容里促成急切的错乱:除狂欢以外,他别无所求一一他的存在的全部意义就是沉溺于扮演的迷狂”[2];在中国,丑角一词更有其独特的指义,“把戏中插科打谗、调笑诙谐的角色名之为'丑',而且发展成一个固定的行当”[3],从而成为了戏曲术语。本文中探讨的“丑角”的对象就是中国戏曲中的丑角。在中国传统戏曲中,丑角在鼻梁上抹一块白粉,有方形、长方形、枣形、菱形等,俗称“小花脸”。与净角的“大花脸”、“二花脸”相排,便是“三花脸”。同时,根据性格、职业、身份的不同,可分文丑和武丑两类。文丑包括方巾丑、袍帶丑、茶衣丑

3、、鞋皮丑、苏丑、老丑等。武丑又名“开口跳”,常饰武艺出色、机警干练的人物。除此之外,还有妇女扮演的丑角,依据角色年龄分为彩旦和丑婆子两类。动画作品中的丑角运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戏曲的程式。但由于中国早期动画片的主要观众还是儿童,动画中的丑角相比于戏曲有了种类和性格上的简化,但依旧保留了其美学价值。具体体现在:一、彰显戏曲风格普遍认为,中国动画作品走民族风格道路的开山之作是《骄傲的将军》,在这部动画片中就有了戏曲丑角的出现。1956年,在毛泽东同志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鼓舞下,新中国的戏曲事业呈现出了崭新的局面[4]。在这一时期,戏曲与电影结合起来,形成了戏曲电影这

4、一独特的电影类型。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动画也自然而然地与戏曲进行了融合。中国动画片的制作,从一开始就自觉地接受了传统戏曲中的精粹,从而创造出了盛极一时的中国动画学派。可以说,是传统戏曲艺术将中国动画领上了民族风格之路。回顾中国动画发展的两个黄金时期,就不难发现,戏曲因素在中国动画片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在戏曲中,丑角又有着特殊而不可替代的位置。俗话说“无丑不成戏”,“丑是戏中胆”,可见其重要性。丑角作为中国戏曲特有的元素本身既具有无穷的魅力又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代表戏曲。在动画片中看到了丑角就是看到了戏曲元素。《骄傲的将军》和《济公斗蟋蟀》中都有特征鲜明的丑角出现,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戏

5、曲迎来了第二次的发展,相应的,丑角也出现在了这一时期的动画中,如1980年的《八百鞭子》和《张飞审瓜》,1984年的《贾二卖杏》。中国传统戏曲内容丰富又博大精深,在动画作品中有太多的资源可供选择,选择什么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既要独具代表性又要雅俗共赏才是动画中戏曲元素的追求。丑角,则恰恰满足了这些要求。二、丰富人物造型动画是一种综合性的视听艺术,人物造型则很重要。丑角在戏曲中就有丰富的造型,不同剧目的丑角有不同的服饰和行头,脸上的白粉形状和位置也不尽一样。脸谱,是中国戏曲内独有的化妆造型艺术。它既是性格化的,又是图案式的。但并不是每个人物都要勾画脸谱,脸谱的勾画要按照人物角色的分类。生

6、角或旦角多为“俊扮”的角色,只是略施脂粉以达到美化的效果,其特征是“千人一面”;净、丑行当的各种人物,则以夸张强烈的色彩和变幻无穷的线条来改变演员的本来面目,与生、旦化妆形成对比。可以说,“丑”角色的勾脸是因人设谱,一人一谱,尽管它是由程式化的各种谱式组成,但却直接表现人物个性,有多少丑角,就有多少谱样,不相雷同。因此,脸谱化妆的特征是“千变万化”的。丰富的脸谱直接丰富了丑角的造型,而同时,又不像净角那样在脸部勾画得过多过满,让角色造型毫无余地地陷入戏曲。《济公斗蟋蟀》、《张飞审瓜》和《贾二卖杏》等多部动画片中出现的丑角,都是典型的丑角造型。《张飞审瓜》中的地保丑扮(见图2-1),倒八

7、字眉,三角眼窝,并在眼角加画两条细线,末端卷曲,表示年龄老迈,戴棕色“鸭尾帽”,身穿深蓝色“茶衣”,袖口有黑色文饰,腰间系棕色小裙,下着黑色衬裤,身材短小,和戏剧中的地保形象相一致。《贾二卖杏》中的贾二也是类似的扮相(见图2-2),因为都是底层小人物的形象,虽有所简化,但也戴鸭尾帽,穿茶衣。鸭尾帽,也是戏曲中丑角常戴的一种帽子。因为上端有帽穗子,看起来像鸭尾巴,因此得名。茶衣,是一种劳动人民和下层人民所穿用的服装,多为蓝色,也有棕色等其他颜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