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

浅谈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

ID:46748303

大小:8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_第1页
浅谈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_第2页
浅谈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_第3页
浅谈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_第4页
浅谈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作者:宫军发表时间:2014年“月)论文关键词:蒯因不确定性译者主体语言哲学论文提要:蒯因是二战后美国最负盛名的哲学家之一,也是继罗素和维特根斯坦之后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他有关翻译不确定性的理论引起学界很大的反响,为原本复杂的翻译现象添加了更多的神秘色彩。多年来,国内外虽然不断有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这一问题,但是结果却差强人意。本文尝试另辟蹊径,从人与世界的关系出发,探讨译者在具有不确定性翻译现象中的主体性问题。1引言蒯S(Quine,W.)被誉为"继罗素和维特根斯坦之后影响最大的哲学家”(Ayer1982:242)o国外学者认为他的《

2、语词与对象》(WordandObject)是“20世纪影响最大的两部哲学著作之一”(施太格缪勒1992:204),我国学者钱冠连将这本书称为%吾言学家绕不开的一座哲学山”(钱冠连2009)o蒯因深受杜威(Dewey,J.)实用主义的影响,在批判传统意义理论的基础上强调意义的整体性,并且提出自己的行为主义意义观。他认为,“我们就像海员一样,必须在浩瀚的大海中修补自己的船只,绝不可能在船坞中拆卸船只,用最好的构件把它重新组装起来”(Quine1960:l)o2不确定性1960年,蒯因在《语词与对象》中首次提出了翻译的不确定性论题。蒯因将自己的翻译观概括如下:“我们可以通

3、过不同的方式编写把一种语言译为另一种语言的手册,这些手册符合全部言语行为倾向,但彼此之间却不一致。这些翻译手册将另一种语言的一些彼此并无明显等值关系的句子分别作为此一种语言的一个句子的翻译,因此它们在很多地方是有歧义的。当然,当一个句子与非言语剌激的直接联系愈密切,不同手册的翻译之间的差异就愈小”(Quine1960:27)。他认为文化间性框架中的翻译活动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行为,文化因素和其它非语言因素等与之相关的许多因素都会影响整个活动过程。当然,蒯因所设想的翻译是一种极端的原始翻译(radicaltranslation),并不能涵盖全部的翻译行为。但是,他的这一观

4、点仍然在西方哲学界、语言学界和翻译理论界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有些哲学家把它当一条公认的数学定理一样看待。”(Kirk1986:vii)蒯因的意义理论产生于他对指称论和观念论的批判。他将这两理论称为%吾言的博物馆神话”:其中,展品是意义,语词是标签,改变语言就是更换标签。蒯因坚决拒斥语言的博物馆神话,而主张与杜威一道转向“自然主义”,也就是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的、主体间公共可观察的活动或行为,意义则是这种言语活动的特性,因此必须根据行为标准来阐明,并且只有在行为的基础上才能习得”(陈波1996:31)o他明确表示「除了通过人们对社会交际中可见的刺激的明显反应倾向,我

5、们不能以任何根据去核对语言的意义”(Quine1960:14)o蒯因认为意义其实是应当被抛弃的“中介物”,意义理论的首要问题是语言形式的同一性和陈述性。因为不存在形式上完全对等的两种语言,翻译过程中为寻求意义的最大对等必然要加入文化等其它因素,因而意义是不确定的。这种意义的不确定性在语言的很多层面都有体现,如词汇、句子或语篇等。比如,下面的英文句子在翻译时就体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1Iwillwaityounearthebank.//译文1:我将在银行附近等你。译文2:我将在河岸附近等你。由于bank一词具有多义性,这句话的翻译便产生了不确定性:不考虑语境或者其它非

6、语言因素,就无法确定这个句子的正确译文。实际上,由一词多义引起的意义不确定性还具有更为复杂的表现。一个词语意义项的多少,决定着确定其意义的难易程度。语词的义项越多,确定意义的难度就越大。反之,则越小。此外,在确定词语意义时,还须要考虑历时或共时这两种因素。例如:%1ThevoiceIhearthispassingnightwasheardInancientdaysbyemperorandclown.译文今晚我听见的歌声古代的帝王和小丑也听过。译文2:我在今晚听见的歌声古代的帝王和乡民也听过。例句②出自济慈(Keats,J.)的《夜莺颂》(OdetoaNighting

7、ale)o在济慈时代,clown—词的词义是“农民、乡下人”,后来才逐渐衍生出“小丑”的义项。译文1没有考虑词义的历时发展。然而,an译文2则注意到这一点。因此,在翻译时必须要考虑词义的历时因素,选择适当的词义项。又如,black—词在19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中逐步衍生出“正式'和“庄童'的情感色彩,而失去了原本具有的略带贬意的韵味。而negro—词的情感色彩恰好相反,由“正式”转变为贬意。译者在处理这一时期的各类文本时,必须要慎重对待,充分考虑两个词的情感色彩变化。3译者的主体性学界对于译者的主体性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同意刘宓庆的观点:翻译的主体是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