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中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运用论文

浅谈企业中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运用论文

ID:46752551

大小:6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企业中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运用论文_第1页
浅谈企业中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运用论文_第2页
浅谈企业中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运用论文_第3页
浅谈企业中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运用论文_第4页
浅谈企业中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运用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企业中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运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企业中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运用论文摘要:企业的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这两种知识可以相互转化,最重耍的是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本文在对隐性知识进行了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中的障碍因素,进一步提出了各种解决策略。关键词:隐性知识;显性化;策略研究1企业隐性知识显性化概述1.1隐性知识含义、特征及分类1.1.1隐性知识的含义目前,对知识分类最具权威和最流行的是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GD,1996)的分类方法,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大类,是依据知识的属性和传递的难易程度而划分的。显性知识是指通过书籍、报

2、刊、光盘、数据库等载体,能够以语言,文学、数字、图表等清楚地表达的知识,易于编码和存储,便于传播和共享。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体化的、难以形式化的或沟通的、难以与他人共享的非编码型知识。1.1.2隐性知识的特征①隐性知识的内隐性。内隐性是指隐性知识以某种潜在形式隐含于个体的意识之中,以个人经验、印象、感悟、技术、诀窍,团队默契和组织文化等形式存在,难以用文字、语言、图表等形式加以明确表达。②隐性知识的专右性。专有性是指隐性知识属体在占有上的垄断性的及运用上的专属性,表现为:一是除非通过学习和亲身实践,否则某一属体的隐性知识难以转移给另一属

3、体;二是掌握某一隐性知识的属体转换方向去掌握另一类自己未曾拥有的隐性知识,所付成本高昂。③隐性知识的难以模仿性。隐性知识的难模仿性主要体现在它的过程参与性、完整性和不明确性。④隐性知识具有路径依赖性。隐性知识的积累必须以一定的隐性知识存量为基础,缺乏相关的隐性知识积累,企业无从习得和吸收其它知识。企业的增量隐性知识严格依赖丁企业的存量隐性知识,这就是隐性知识所表现出来的路径依赖性。1.1.3隐性知识的分类①员工个体的隐性知识。个人拥有的隐性知识,它也不易用语言表达,是个人长期创造和积累的结果,它存在于所有者的潜在素质屮,与所有者的性

4、格、经历、年龄、修养等因素有关。②团队层面的隐性知识。团队中的个体市于彼此紧密的互动和直接沟通,通过模仿与练习、感悟和领会,形成彼此能够会意却不可言传的隐性知识。③企业层面的隐性知识。根据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原理,企业的隐性知识既不能脱离企业中的个体和团队的知识而独立存在,又不是个体或团队隐性知识的简单加总,其具有单个个体和团队所无法具有的知识特质。1.2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运行机理1.2.1员工个体之间隐性知识显性化分析对于可以显性化的隐性知识,经过挖掘、整理和总结等方式外在化后,在员工个体之间交流共享。1.2.2员工个体与团队之间

5、隐性知识显性化分析员工个体与团队之间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是双向进行的,有两条途径:第一,是对某些可显性化的个体隐性知识尽量显性化和编码化,通过外在化模式高效交流从而转化为团队的显性知识。第二,是对难以显性化的团队隐性知识,可通过组织学习方式便于团队对员工个体的影响和员工自己的感悟,以社会化方式流动与转化为个体隐性知识,而对其中某些可显性化的团队隐性知识尽量总结并编码化,形成员工的工作惯例和准则,这就转化为个体显性知识。1.2.3员工个体与企业组织之间隐性知识显性化分析对于员工个体某些可显性化的隐性知识通过综合化方式,不断系统化,与企业

6、组织拥有的多种知识有效整合,从而转化为企业组织的显性知识。当然,在分析企业隐性知识运行机理时,其中团队与团队之间、团队与企业组织之间以及企业与外部组织也存在着隐性知识相互显化的过程,在此,我们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故此简略。本文讨论企业隐性知识显性化这一论题,特指员工个体的隐性知识显化出来为企业所共享,因此,选取从员工个体角度,来探讨隐性知识显性化运行机理,做了以上三种分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2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制约因素•1隐性知识客体特征的局限.1.1隐性知识的内隐性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和难以规范化的各种内隐性知识,也很难用文字、语言

7、、图表等形式加以精确表述。从而导致其在表达、收集和交流方面的困难,影响隐性知识显性化工作的开展。.1.2隐性知识的难以度量由于隐性知识难以定型化、结构化、编码化,很难找到具体有效的评价标准、手段、方法及工具对其进行精确的度量。隐性知识在运用过程中,受主观性影响非常大,显化出来的隐性知识成效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决左其所有者的意识,容易导致机会主义产生,使得对其进行监督难或者说监督成本高。•2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环境制约•2.1技术环境制约技术环境是隐性知识显性化实现的前提条件之一。计算机网络使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扁平化,营造了隐性知识共享的环境

8、,共享由隐性知识显性化而形成的新的“知识资本”。但是,我国企业对计算机网络的运用尚处在起步阶段,专门从事企业知识管理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管理人员相当缺乏,且企业业内人士重视不够。•2.2企业组织方面的问题①组织结构。要有效利用隐性知识的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