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复习教案 (2)

《陋室铭》复习教案 (2)

ID:47582069

大小:3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1

《陋室铭》复习教案 (2)_第1页
《陋室铭》复习教案 (2)_第2页
《陋室铭》复习教案 (2)_第3页
资源描述:

《《陋室铭》复习教案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陋室铭》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了解作者刘禹锡有关情况以及“铭”的特点。2.翻译课文。掌握重要字词及翻译文句3.背默课文4.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并运用这种写作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5.理解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复习重点:复习目标2、3、4、5复习难点:复习目标4、5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一、作者资料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二、文学常识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说、记、表、书、传、序……)三、重点字词解释名

2、:出名灵:有灵气斯:此,这惟:只是馨:文中指品德高尚上:长上,长到入:映入鸿:大白丁:文中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调:弹奏素琴:不加装饰的琴丝竹:文中指嘈杂的音乐声之:无实义.乱:使……扰乱(或扰乱)案牍:官府公文。劳形:劳,使……劳累。形,身体.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标志,无实义.四、翻译课文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在于有多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

3、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它就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五、合作与探究学习小组成员合作、交流,思考下列问题。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陋室的?并用一个字概括陋室的特点。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到何种修辞手法?3、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类比?有什么作用?4、本文突出的写作手法(表现手法)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文章的主旨句是哪一句?学习小组拍代表回答,教师再明确。明确:1、居住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雅”2、对偶。3、文章前两句(或三句)及倒数第二句运用类比的手法。前两句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主

4、旨句,同时暗示陋室不陋。倒数第二句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要像他们一样有高尚情操和抱负;同时,自然而然地引出孔子的话,再次点明自己的“陋室不陋”。4、文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作者通过描写“陋室”清幽雅致的环境与生活,表达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六、理解默写1.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2.体现陋室自然环境之雅的句子3.体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4.体现陋室主人生活情趣之雅的句子5.以比喻起兴,以虚衬实,引出主旨的句子6.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____,____。明确: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6、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七、当堂巩固训练见《课后作业本》P37第2(3)和第3题教师当堂评讲八、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作业本》里本课中剩下的题目。2、继续对重点字词句的翻译和默写进行查漏补缺式的理解记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