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与要点.pdf

绿色建筑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与要点.pdf

ID:48124291

大小:1.36 M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27

绿色建筑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与要点.pdf_第1页
绿色建筑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与要点.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绿色建筑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与要点.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规划设计绿色建筑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与要点张文静(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院,北京100043)摘要:海绵城市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更高层面的表达,其核心理念就是低影响开发。本文以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的相关理论为依据,主要分析了雨洪资源、基础设施等技术的设计思路和要点,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了论证。关键词: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4;TV21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024(2017)04—0137—02引言好的城市水系空间格局。2.2生态基础设施设计技术分析城市出现的内涝现象,不单单是排水不畅,

2、地下管网不合渗透铺装设计的主要要点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渗透材理的问题,更多的是由于城市的建设规划忽视了生态,使其失料自身的透水速率和材料之间的衔接问题。根据这两方面的内去了“弹性”。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使得我国水资源管理进容,渗透铺装可分为以下三类: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它从根本上改变了防洪防涝的管理方式,(1)缝隙透水铺装:这种模式主要是在路面砖铺设过程中,通过将雨水、洪水看做一种资源并加以利用,来实现水生态治衔接处留出一定的间隙,并用细砂或石子填充,改变原路面不理的目的,是水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进一步强调和重视海绵透水的状况,这种铺设对于减少路面积水量

3、,加速地表水透水城市的建设,科学进行规划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量有着重要作用;1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概述(2)自透水铺装:主要是利用铺装材料自身透水性,来构1.1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建出一个完整的下垫面块。如透水沥青铺装,自身具有孔隙,海绵城市建设不仅可以提高现有雨水系统的排水能力,而在雨季有利于雨水渗透到垫面下的土壤层,旱季,铺装材料的且可显著降低基础设施建设费用。概括来说,其建设的意义主空气可为土壤提供换气功能;要有以下几点:(3)组合铺装:主要是将缝隙透水铺装和自透水铺装进行(1)生态效益:海绵城市建设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被破坏组合运用,来实现提升地表缝

4、隙的渗水量与透水速率,并保护的水生态系统,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改水体生态环境的作用。如透水砖的研制应用,充分利用了两种变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带来显著的生态效益。如:生物滞铺装的优点,优化城市地面的透水功效,形成了一个完善的渗留设施、下沉式绿地等技术措施对城市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保水体系。护具有重要意义;绿色排水系统,能有效降低城市径流系数,3案例分析恢复城市水文条件等。我国某城市为了更好地实现湖域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进(2)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丰富城市公共行了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其中建设雨水调蓄利用设施,以及控开放空间,如广

5、场、公共绿地,服务了城市各类人群;二是绿制面源污染对水资源保护,水质改善有着重要意义。具体建设色生态环境的构建,提升了城市品质和整体形象;三是水资源规划设计思路如下:供需矛盾的解决,改善了人居环境。(1)住宅小区:主要通过“渗”、“蓄”及“排”为主要方式(3)经济效益:一方面海绵城市建设将雨洪作为资源充分进行雨水管理,缓解水质性缺水问题,设计利用地形地势,修建利用,是集约型发展的典范;另一方面海绵城市是最基础的公植草沟,透水铺装与雨水花园,疏导径流,增加下渗面积与径流。共服务类设施,不以盈利为目的,并产生了难以估量的综合效其中新建小区主要通过绿化带,将路

6、面沉积的泥沙,以及积水附益和间接效益。着的营养物质等面流污染进行初期物理过滤,汇入河中。1.2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对生态城市建设的作用(2)公共建筑:主要是在公共建设区域建设绿色屋顶,滞一是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理念中由于考虑到水的循环利留雨水并调节大楼温度,节约能源,公共建筑开放的绿地区域用,统筹将水循环和控制径流污染相结合,因此增加了城市弹改造为雨水花园,通过下凹绿地将雨水汇集、渗透及储存加以性的“海绵体”,既提高了城市水资源的利用,又降低了城市利用。污水的负荷。(3)道路:城市道路现状为南水进口偏少,周边绿植高于二是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对河湖、湿地等现存的“海

7、绵体”路面,路面雨水汇水无法进入周边绿植,导致雨水无法合理利进行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并与绿地系统规划和城市排水防洪规用。并且旧路周边的建筑退线有限,雨水管理单一,因此设计划相融合,不仅使雨水下渗率得到了提高,而且还缓解了城市中对周边的树木基底进行改造,做渗水树池,入行道部分改装热岛效应。成透水铺装,减少面流总径流对于周围带状或片状绿化的道路,2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要点分析绿化带可改建为下沉式绿地或者生物滞留池,将路面雨水收集,2.1雨洪资源优化利用技术分析引导汇集,增强下渗。海绵城市建设后,污水先通过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对雨水(4)绿地广场:该市绿地广场普遍

8、硬化面积较大,具有较进行净化后,在排入河道,能够改善水环境。由此在规划设计大的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