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12《湖心亭看雪》(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12《湖心亭看雪》(含答案)

ID:48326291

大小:5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1-08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12《湖心亭看雪》(含答案)_第1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12《湖心亭看雪》(含答案)_第2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12《湖心亭看雪》(含答案)_第3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12《湖心亭看雪》(含答案)_第4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12《湖心亭看雪》(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12《湖心亭看雪》(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湖心亭看雪》师生共用导学案学习时间: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的实词,通过诵读,感悟文章的简约之美。2、深入了解本文写景的特点——白描手法,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3、体悟作者旷达的志趣和故国之思。【学习重点】1、感受雪后西湖凝静清绝的意境之美。2、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学习难点】体悟作者旷达的志趣和故国之思。【知识链接】1、白描。白描原是一个绘画术语,指在绘画中只用线条勾勒,不著颜色的画法。在写作上,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用简练的文字朴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2、作者简介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蝶庵、天孙,明

2、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明太祖朱元璋曾定都于金陵),消极避居浙江剡(shàn)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他继公安三袁(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之后,以清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特别提示:张岱乃异乡之客;亡国之人。【预习导学】1、给画线字注音:更定(  )拏(  )毳衣 (  )雾凇沆砀(  )(  )( )  一芥(   )

3、 更有此人(   )   喃喃(    )长堤(    )2、解释句中画线词:(1)人鸟声俱绝(      )   (2)是日 (         ) (3)更定(        )  (4)余拏一小舟(        )(5)拥毳衣炉火(       )(6)上下一白(     )(7)雾凇沆砀 (                    )(8)焉得更有此人(      )(9)强饮三大白(    )(  ) (10)莫说相公痴(     )(1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3、解释多义词:(1)白:上下一白(        )三大白(       )(2)余:余

4、住西湖(        ) 上下十余里(         )(3)大:大喜(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三大白(             )(4)是:是日更定(       )是金陵人(        )(5)绝:人鸟声俱绝(   )绝巘多生怪柏(         )(6)更:时日更定(       )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更有痴似相公者(           )4、用原文回答问题:(1)文中写看雪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的句子是:(在文中画出)(2)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在文中画出)5、结合文意写诗句:(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湖中焉

5、得更有此人!”拉余痛饮。【合作探究】1、作者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怎样的天气环境中去看雪的?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作者的“痴”表现在哪里?3、令“相公”和湖中人痴情不已的西湖雪景究竟如何?(画在书上)4、“独往湖心亭”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及舟子的喃喃自语是否矛盾?5、“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这一句是从什么角度写雪的?如何体会句中的“绝”字?6、“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7、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8、文章结尾舟子的话有什么含义?9、对“一白”、“一痕”、“一点”、“一芥”

6、中几个“一”,结合文章内容,怎样理解?【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5、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6、问姓名答地点是何道理?为何不提及姓名?7、为什么说湖中人比“相公”更痴?【拓展延伸】关于西湖的诗你还知道哪些,请写出至少一首。【达标检测】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1、解释句中画线的词。(1)湖中人鸟声俱绝(     )(2)拥毳衣炉火(           

7、 )(3)与余舟一芥(        )(4)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1)概括画线部分的内容【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这一部分采用了和相结合的表现手法。(2)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3)量词“痕、点、芥、粒”的作用是:3、王勃的《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与本文“”有异曲同工之妙。【板书设计】            湖心亭看雪张岱 “痴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