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微课学习心得范文.doc

6微课学习心得范文.doc

ID:48731315

大小:66.33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7

6微课学习心得范文.doc_第1页
6微课学习心得范文.doc_第2页
6微课学习心得范文.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6微课学习心得范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6微课学习心得范文  观看《微课推动下的学习方式变革》心得体会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微文化”悄然诞生,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微群落——微博、微信、微访谈、微电影、微小说等。  当下的中国悄然进入了一个“微时代”。  通过观看《微课推动下的学习方式变革》进一步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和研究欲望。  当刚听到微课——这个校本教研新形式的产物时,我觉得挺困惑的。  我有空就进入教师网学习,看看里面的微课,看多了我就悟出了道。  “微课”其实就是无生上课,就是教师根据事先设计的教案,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面对听课者上课。  它在传统的听课、评课活动的基础上增添了“说课”和“答

2、辩”等环节。  它具有以下特点1.“微课”不同于常态教学研究活动。  “微课”可以在办公室或其他场所进行,它观察、研究对象主要是教师的教,对学生的状态只能作出猜测。  活动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案,培训教学技能等。  2.“微课”的规模小、时间短、参与性强。  教师在学科组内参加活动。  每人上“课”、被评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听“课”者由其他参加者组成。  在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不仅登台上“课”,展示自己对某堂课的准备情况,同时又可作为学生向同事、向专业人员学习,并参与对教学效果的自评与他评,不断反思、修改自己的课前备课,总结经验,提

3、升能力。  3.“微课”的反馈及时、客观、针对性强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  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  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  微课其实是老师与学生在心灵上交流、互动的教

4、学模式。  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型,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  依稀记得初次与微课相遇,是在去年暑假,屏幕上不过是老师用PPT播放的我们身边的教育案例,华丽的文字,朴实的话语,再配上课件播放,一个故事就产生了,一如孩子的世界简单而纯净。  由最初的震惊、愕然到钦佩,微课还真是一个适合多数老师学习方式。  从此我开始追寻微课的脚步,步入微课的世界。  我开始跟着微课制作一步一步学习,尝试制作属于自己的微课。  微课的出炉一般经过4个过程先寻找有价值知识点,接着是制作ppt,然后下载软件开始录制,最后是生成播放文件,发布微课。  其实,微课的并不

5、困难。  一线教师都有不少小故事、小策略,只是在平时教学多观察,然后把自己想法往微课方向。  微课则用短小形式,先从一个细微点出发,基于一个细节深度追问。  微课需要的是真问题、真智慧、真策略,来不得半点水分。  教师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微课正是短小特点,容易被大家接受,理解。  这样简单纯净的微课,不正是我们所追寻的吗?追求的路,并不好走,虽有艰难与迷茫,但我会坚持不懈,

6、会奋力拼搏。    内容仅供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