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阅读复习.ppt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阅读复习.ppt

ID:48789721

大小:77.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1-25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阅读复习.ppt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阅读复习.ppt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阅读复习.ppt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阅读复习.ppt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阅读复习.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阅读复习.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复习南通市天生港学校刘拥军13.父母只顾自己的玩乐,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不管不问,但却要求孩子考出好的成绩。(4分)14.父亲希望孩子有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2分)母亲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把孩子带进现实。(2分)15.俞平伯的教子方法是事实论据。(1分)论证了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可以促进孩子“精神成长”。(2分)16.提示:可以同意材料B中毕胜男的观点,也可以同意材料C中作者的观点。能结合文本,联系生活实际,言之成理即可。非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叙事性强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它基本是由数据表格、图画和曲线图、说明书、广告等组

2、成,具有直观、简明、醒目、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13.材料A抒发了对时间不知不觉流逝的感慨。材料B则清楚地告诉人们一生时间分别去了哪里。材料C说明了年龄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的原因。【解析】此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筛选和概括,涉及不同的文体,完成时,应围绕“时间去哪儿了”。14.举例子、作比较说明时间的长短对于不同年龄的人来说是不同的。【解析】此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把握。完成时,首先应知道说明方法的种类,然后再进行分析。15.材料A运用的是抒情的表达方式,材料C运用的是是说明的表达方式。虽然表达的内容是相同的,但是材料A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更具感染力,使人深思。材料C则清

3、楚地让读者知道为什么年龄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解析】此题考查对表达方式的把握,表达方式有记叙、抒情、议论、说明、描写等五类。16.示例:要懂得感恩,要把时间花在学习和工作上而不是娱乐和休闲上。【解析】此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完成时,应结合材料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比如材料A主要是写母亲对照顾小孩过程的回忆,然后抒发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所以可以得出我们要懂得感恩这一启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查的能力点提取信息筛选辨析探寻规律联想想像概括归纳探究评价理解运用……按非连续性文本样式分:文本类图表类图文类(一)文字材料题:概括内容的能力根据要求选择信息的能力探究多则文字材料之间的关联性

4、并作出推断或得出结论的能力……文字类一般有两种题型:(1)提取关键信息或概括文本内容。方法提示:关注标题信息关注中心句关注文本的结构递进结构:重要信息主要在最后的层次中。总分结构:抓中心句;并列结构:关键信息会分散在各个层次中,要整合归纳;(2)探究文本中蕴含的态度、观点或揭示的问题。方法提示:探究题,可以先在文本中看作者的观点态度,同样是根据中心句或者不同结构的文本层次中去提取或整合。如果作者没有明显的态度、结论,再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合理判断。(二)图标转换文字题:图标:包括徽章、会徽、警示牌等。考查点及方法:1.介绍画面构图。方法:找齐图上所有元素(图案、文字等)然后确定合

5、理的顺序以此介绍(由主到次或方位顺序。)2.探究图标含义。方法:了解各个部分形状、色彩的寓意然后组合。尤其要关注文字或图案的变形设计。。示例(二)我推选第三幅。因为第三幅对于“青”字进行了艺术化处理,使之酷似一个青年人在展翅高飞,既代表了南京青年联合会,又显示出活力、朝气和热情。考查类型和解题方法:1)介绍画面内容:找齐画面上所有要素(图画和文字)按照一定顺序以此介绍。(主次或方位)2)探究漫画的寓意(含义、感受、启示等):结合社会现实相关问题看其讽刺揭露还是歌颂赞美。(三)数据表格转换文字题:主要是指以各类统计表格如曲线图、柱状图、饼状图等形式为载体,考查学生提取信息、探寻

6、规律、作出评价等能力。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解题方法:(1)要关注表头、关注试题中文字陈述的提示或暗示(这些往往规定了关注范围和关注对象)(2)局部比较数据①横比纵比;②增减程度;③发展趋势。略低、渐增(减)、锐减、大幅度上升、随……而变化、逐年呈……样的趋势(3)如果有多行多列的表格要纵向、横向多向比较探究数字的变化规律和趋势。(一)复习时要精心选择各类非连续性文本进行阅读训练。关注不同类型的非连续性文本新样式:例如说明书、网络讨论帖、条例守则等,但更要着重于图画和表格类题型的训练。两点提醒:(二)在训练能力点时,根据中考指导用书的要求加强信息筛选、整合与运用能力的训练。信息筛

7、选一定要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进行。信息整合要有纵观材料的意识。运用要学会利用文本解决问题。题目中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基于文本本身的。静下心阅读文本读清题目要求读懂文本信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