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探究.doc

我国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探究.doc

ID:49001559

大小:2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2-26

我国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探究.doc_第1页
我国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探究.doc_第2页
我国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探究.doc_第3页
我国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探究.doc_第4页
我国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探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探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国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探究摘要: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群体,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安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高校学生,少数民族,心理健康.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除了汉族以外,还有55个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西部地区。近些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大力推进,以及高校教育大众化的开展,我国普通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的人数迅速增加。然而由于自然、人文、经济、文化、以及民族特色等方面的差异,少

2、数民族学生在与汉族学生的交流中,往往会引起心理上的某些变化,因此如何保证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采取哪些措施能使他们的心理得到更好地调适,对于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更好地促进我国民族的团结与发展意义重大。一、研究历史1.关于心理健康的内涵关于心理健康的内涵,不同的学者,不同的文献有不同的解释。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将心理健康解释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里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而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文章《我国少数民族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现状》则认为心理健康即

3、心理卫生,是以积极的教育和措施,维护和改进人们的心理状态,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的改变,使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都能保持良好或完美的状态。最近,结合中外学者的观点,曹显明则在《民族地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探讨》将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概括为以下几点:(1)年龄特征与心理特征相符;(2)合理的安排学习与工作,并有效率;(3)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价;(4)有较好的人际关系;(5)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能力;(6)情绪反应正常适度;(7)拥有完整的人格;(8)具有健全的意志。2.高校少数民族学生

4、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产生原因目前,国内学者对于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与研究主要有以下观点:聂文婷于2006年在《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初探》中提到,造成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特有心理特征的原因主要有: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条件、教育质量心理特征差异。文海江于2009年在《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讨》中通过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特点的分析,总结了造成现状的主客观原因。宋歌于2011年则从语言障碍,文化背景差异,家庭经济情况,就业形势,以及民族区域局势稳定情况五个方面来思考造成高校少数

5、民族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3.解决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问题的具体措施针对当代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我国学者在分析其现状的同时,也在积极着手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措施。从宏观上,朱丽芬等三位学者在《我国少数民族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现状》中提出,在物质资助与精神扶贫有效结合的同时,重视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专门教育,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与少数民族文化相结合的活动,培养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并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开展个人心理咨询。宋歌则从微观的角度提出具体的措施:努力营造有利于多元文化融合的和谐校园环境,对少数民

6、族学生予以细致入微的关怀,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服务,真正让少数民族学生感受到高校中师生的互重互爱和包容情怀。二.研究现状及问题目前,我国关于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中,多采用心理量表进行测量。这些量表多译自国外,国内的修订主要针对汉族人群,未能根据少数民族各自的特点进行专门修订。这导致一些汉语不熟悉的少数民族学生理解量表困难,而从客观上影响测验效度。同时,研究的民族缺乏多样性和专一性,研究的内容也较为单一,研究规模相对较小,且研究方法不一致,难以比较。因此,采用统一的研究方法和测评手段,系统地针对

7、不同民族的人口进行心理健康评估,才能更真实地反映我国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三.研究论题本文旨在前人研究的指导下,通过对我国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的内涵、状况、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以及在高校教育中如何成功改观少数民族的心理健康现状进一步寻求解决策略。通过该研究进一步弥补研究方法和手段上的缺陷和不足,系统地改善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创造有利条件。四.参考文献[1]白亮.文化适应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民族教育研究,2006(3).[2]曹显明

8、.民族地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探讨【J】.贵州民族研究,2013(4).[3]梁芳,韦波,凌小凤.我国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现状【J】.西南军医,2009,11(2).[4]李燕辉,李辉.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综述【J】.云南滇大学报.2008(3).[5]聂文婷.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初探【J】.现代企业教育,2006(12).[6]文海江.民族高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