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长征》教学设计.doc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长征》教学设计.doc

ID:49313932

大小:2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2-29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长征》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长征》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长征》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长征》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长征》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长征》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长征设计理念:  新的课程理念提倡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书面文字、观看音像资料、选择和把握重要信息的能力,这个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每个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本教案依据课文自身的特点,在开发教学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方面做出尝试,在教材的许多疑难处,引导学生思考,补充大量相关的信息资料,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深化情感。学习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2、理解诗句的意思,能联系重点词语体会诗歌的感情3、初步理解诗歌具有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教学重点:    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课前准备:中国地图;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情景录象;PPT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了解七律谈话:毛泽东是我国第一代领导人核心,是我国著名的诗人、革命家、外交家,今天我们就学习他写的一首诗《七律长征》。板书课题。看着课题,同学们从中知道了什么?再读《七律长征》,看谁能否有新的发现?打开课本,数数总共几行?每行几个字?这样的诗叫做——七律。七律是古诗的一种体裁,每一首诗是8行,每一行字是7个。长征是这一首诗要写的内容,所以中间有一个间隔号要注意停顿。(齐读课题)(设计意图:揭题导入,认识诗人毛泽东;了解七律,建

3、立知识结构。)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词1934年,红军主力因为国民党的围剿,被迫从根据地撤出进行长征。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的红一方面军到达了陕北。毛泽东同志回顾这一年来红军走过的路程,他诗兴大发,长征结束,满怀豪情地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请同学们先自由地读一读,想一想:读这首诗的时候,你觉得怎样读才会读得更好。(读得有感情、有气势,读仔细,注意多音字。)出示这首诗中的生字新词。在读音上,同学们都注意了,还有在感情上也要注意,七律是一首诗,还得注意它的停顿,也就是节奏。再读这首诗,要读准字音,感受节奏,还要融入感情。(设计意图:简介长征的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4、好奇心。初读感知,扫清阅读障碍。)三、深入探究,感悟体会(一)体会“长”同学们已经会读这首诗了,让咱们更近地走进这首诗吧!一边轻读这首诗,一边想一想,找一找,毛泽东向我们描绘的是怎样的长征路线?在这条漫漫的长征路上,红军走过哪些地方?(“五岭、乌蒙、金沙、大渡、岷山、金沙、大渡”)(点击课件出示红军长征路线图)这就是红军走过的那条长征路,红军战士还走过了哪些地方?(……遵义、赤水、乌江、瑞金。)是啊,红军战士从江西瑞金出发,走过了这么多地方。(点击课件出示长征简介)生读。让咱们特别留意一下这段话中的这几个数据。(引读)在短短一年时间里,红军穿过了——11个省翻过了——

5、12座大山跨过了——24条长河行程——二万五千里这就是那条漫长的长征路,现在再来读一读课题,你会怎么读?(深情):七律长征(缓慢):七律长征这就是那条漫长的、行程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如果把这条线路拉直,那就跨过了半个地球呀。再一起读读课题。(设计意图:通过课件,直观感受长城的长,体会长征的艰辛。)(二)体会“征”看着地图,读着毛泽东的诗,我们感受了这条长征路的“漫长”。但是,作为红军的领路人,作为人民的领袖,毛泽东仅仅是在向我们介绍长征路的“漫长”吗?(不是)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想想你还有什么新的体会和发现?(生自由读全诗、交流)长征虽然只有一次,但他们走过了——(师板

6、书:万水千山)。在漫漫的长征路上,战士们走过了万水千山。但是,诗人毛泽东就想表达这个意思吗?他还想表达怎样的心情?(从“红军不怕远征难”中体会出毛泽东还想表达红军不怕长征的艰难与危险?)(从“三军过后尽开颜”中体会到他们到达之后的喜悦心情?)带着你的这种感受给读。是啊,红军和毛泽东翻过这座大雪山之后马上就可以到达目的地,所以我们可以体会体会诗人和红军战士的那份喜悦心情。齐读。还有那些地方表达这种心情?(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红军每走一步都很艰难,而且不时还有些危险,可能危及他们的生命。他们不怕危险,也不怕牺牲,还是踏着艰难的步伐向前走。踏着坚定的步伐向前走。

7、在红军的眼里,在毛泽东的眼里,那逶迤的五岭只不过是什么?(那磅礴的乌蒙山也只不过是一个滚动的小泥丸;那逶迤的五岭只不过是大海里的一个细浪而已。)从这儿咱们感受到,诗人毛泽东还想告诉我们什么?带着这样的感受来一起读一读这句诗。但是在漫长的长征路上,真的是这么简单、轻松吗?(播放长征途中的课件)1934年10月,毛泽东率领8.6万红军,踏上了漫漫的长征路。这一路走来,除了偶尔巧渡金沙江的喜悦外,更多的是面队飞夺泸定桥的那种惊心动魄。……瞧!这位老红军,在过雪山的时候,毅然地把自己的棉大衣给了年轻的小战士,而自己却在茫茫的大雪山中,化作了永远的丰碑。像这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