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实验课的思考.doc

一节实验课的思考.doc

ID:50123073

大小:1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5

一节实验课的思考.doc_第1页
一节实验课的思考.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一节实验课的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节实验课的思考莲花中学马翔中实验课是一门比较令人难以把握的课。说它不容易上,是因为要通过一节实验课让初中的学生验证或者实现课堂教学的原理、规律,在操作中确实存在很大的困难。说它简单也没错,在不考虑实验目标是否达成的前提下,科学实验课确实是比较“容易上”的课,在告知学生实验步骤后即可放手让学生操作。如果不计较实验结果,学生的表现也是基本令人满意的,他们对于实验操作的课程总是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创造力。同大多数的科学教师一样,我也面临如此的困境。这时,我有幸旁听了一位科学教师的实验课,的确令我获益匪浅。收获的同时又产生了新的疑问,在与多位同事的探讨中也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见解,

2、在综合两方意见之后,个人感觉又有了新的思索,希望能得到更多同仁的指正。这节课是关于氧气的制备及验证的实验,课程进行不久我便为整个课堂的井然有序所折服。实验是按照教师先演示学生后操作的模式进行,与大多数实验课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所有学生所表现出的长久以来形成的那种“听从指挥、整齐划一”,令我自叹不如。即便学生的操作过程也是按照教师的统一指令进行,学生按照教师强调的要点从试剂瓶中取得药品,并放入大试管,按照要求使药品铺在试管壁,原因教师已经强调过了。操作的过程有教师巡视并及时纠正操作中的不足,整个实验室内纪律非常好,学生操作有条不紊,每组实验都基本符合标准操作。学生长久养成的

3、习惯使得课堂进程非常顺利,尽管内容不少,可是也是按时完成所有的实验任务。在后来的集体评课中,大多数的老师都对这节课给予很高的评价,我们都认为课堂组织非常好,学生表现出较高的素质。教师的讲解清楚、透彻,教学目标能够很好的达成。可是却让我不由想起我们上学时的那些实验课,走进实验室什么都不用准备,也不用思考。因为必须跟着老师的步骤操作,跟着老师即使什么都不会也不会做错。可是下课后也是什么都记不住的,没有经过思考的知识当然不会在脑海留下痕迹。这种看似完美的课堂,其实也是有缺憾的。因此,在讨论中我们形成了两种观点:一方认为,初中阶段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需要教师时时刻刻给与

4、提醒和示范。此外,这种教学方式对于还没有能力独立完成实验操作的初中学生而言,可以及时的示范,有助于他们在模仿中逐步学习实验操作技能。另一方认为,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初中学生已经进入形式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不必从具体事物和过程开始,可以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想象和思维,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因此,没有必要让学生这样按部就班的来完成实验,应该给他们思索的空间。如果按照:“课前习题准备——课堂演示——实践操作——课后总结”或者“课前习题准备——实践操作——小组总结——形成实验报告”这样的步骤也许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当然,后一种操作模式可能会出现较多的问题和

5、可能性,甚至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有些教师就会提出,化学实验完全放手给学生会不会危险性太大。)我们设想,如果提前将这些注意事项以问题的形势出现在课前习题准备上,并且在实验时通过板书呈现给学生提醒他们注意,是可以将发现过程中的迷途、岔道、可能性精简到最少。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相对独立的完成整个实验操作,问题会出现的较少,收获会很大。这种方法在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掌握发现的方式和探究的方式以及保持记忆力方面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实验课程在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内化和理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上都具有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研究“如何上好一节实验

6、课”,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是大有裨益的。希望通过这一机会,能够集思广益,让实验课真正发挥其优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