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和眼镜说课.doc

眼睛和眼镜说课.doc

ID:50630003

大小:4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3

眼睛和眼镜说课.doc_第1页
眼睛和眼镜说课.doc_第2页
眼睛和眼镜说课.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眼睛和眼镜说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眼睛和眼镜”说课基本信息学科物理年级八年级教学形式新授教师卢斌单位大墩中学课题名称眼睛和眼镜教材版本人教版说课记录说教材内容Ø教学内容第四节眼晴和眼镜Ø教材所处地位本节是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和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作用的综合应用,本节把眼睛作为一种光学仪器,介绍了眼睛成像的原理、眼疾的原因及其矫正方法。这节内容既是对前面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又增强了学生保护眼睛的意识,充分体现了新教材以人为本,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

2、样看清物体的。(2)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特点及其矫正方法。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的再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创设思考和回答、交流和讨论问题的机会和条件,培养学生信息交流能力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有将科学规律、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2)通过小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培养科学创新精神。Ø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眼睛成像原理和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难点:眼睛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

3、正说教法围绕教学的主题和对以往教学的改进创新。本节课采用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方法说学法   主要采取观察、推理、归纳、总结、讨论等方法。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短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引入新课,让学生带着情感进入课堂,激发学生想要了解自己眼睛的兴趣,从而很快进入正题。2.新课教学(一)眼睛结构与成像原理(1)眼睛结构用视觉成像模拟系统为学生动态展示视觉成像过程。(2)眼睛成像原理通过眼睛和照相机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用课件演示眼睛的成像原理,从动画中让学生明确人眼通过睫状肌调节晶状体的平凸

4、程度,从而改变焦距,使远近物体的像均成在视网膜上。通过以上活动,学生经历、体验、领悟了眼睛成像的原理,从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二)近视与远视  问题引人:学生思考“正常眼睛通过晶状体调节可以看清远近不同处的物体,而有一部分人由于用眼不正确或年龄偏大后,出现了视力缺陷,形成了近视眼和远视眼,他们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又如何才能矫正?”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第二部分知识学习。(1)近视眼、远视眼形成原因①演示实验:利用水透镜厚度变化对光偏折能力的影响来模拟眼睛晶状体厚度变化对光偏折能力的影响实验过程:向水透镜中注水及抽水时,

5、学生注意观察水透镜的厚度,会聚作用的强弱和会聚点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  ②在实验基础上,再让学生观看动画演示,引导学生总结出近视眼、远视眼形成原因。(2)近视眼、远视眼的矫正。学生分组探究实验①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在学生知道了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后,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如何对其进行矫正呢?怎样矫正才能使像相对后移或前移成在视网膜上呢?②设计、进行试验。a.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做为正常眼,焦距为5厘米的凸透镜做为近视眼;b.先使蜡烛通过f为10厘米的凸透镜成像在光屏上,保持光屏、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f为10厘米的

6、凸透镜换成f为5厘米的凸透镜,观察光屏上成像情况,而后移动白纸找这一次所成清晰的像,比较白纸和光屏的位置,得出结论;c.在5厘米凸透镜前加一个学生戴的凹透镜或者凸透镜,观察哪种透镜能使像清晰的呈现在光屏上。③交流与评估a、分析实验现象,同时让眼睛近视的同学说说自己不带眼镜和戴上眼镜看物体的感受,得出近视眼的特点和矫正方法。b、讨论老人家看书情境,并由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推理出远视眼成因及矫正。④做出结论说板书设计第四节眼睛和眼镜一、眼睛的结构  (画图)二、近视 成因 矫正  凹透镜 (画图说明)   三、远视 成因 矫正 

7、 凸透镜(画图说明)说其他1、多媒体应用2、课后阅读“眼镜的度数”反思本环节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修正教学内容,使本节课尽可能的完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