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与德行教育——亚里士多德公民教育思想及其启示.pdf

公民教育与德行教育——亚里士多德公民教育思想及其启示.pdf

ID:51206179

大小:342.6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1

公民教育与德行教育——亚里士多德公民教育思想及其启示.pdf_第1页
公民教育与德行教育——亚里士多德公民教育思想及其启示.pdf_第2页
公民教育与德行教育——亚里士多德公民教育思想及其启示.pdf_第3页
公民教育与德行教育——亚里士多德公民教育思想及其启示.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公民教育与德行教育——亚里士多德公民教育思想及其启示.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删25期公民教育与谯行教育亚里士多德公民教育思想及其启示段元秀(商息D陧大学公共匐垂学院,江苏南京210044;秃剥币范大学赙虢,天津300387)摘要:亚里士多德的公民教育既是政治教育,也是德性教育,在他看来,公民教育的精髓是德性教育。他的公民教育思想以城邦政治以及公民与城邦的有机联系为背景.系统阐述了公民教育的作用:维护城邦统一、公民团结及政体稳固:公民教育的精髓——德性教育以及公民教育的具体内容与阶段性的实施方案。亚里士多德的公民教育思想对我国如何实施公民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关键词:公民;城邦;公民教育;德性教育中圈分类号:B502233文献

2、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14}05-0149-04在亚里士多德的学科分类中,伦理学与政治学是研亲自参与管理公共事务,进行公共决策,无条件地服务并究实践问题的科学,前者研究什么是人的幸福,或者人的忠诚于城邦需求,时刻以城邦利益为最高利益,因此公民幸福系于何种生活方式:后者研究何种政制或政府形式是与城邦共存亡的有机组成部分。实际上。希腊文的“公能最好地帮助人维护这种生活方式。欲解答前者.就要研民”(polites)~词即由城邦(polis)一词衍生而来,本意就是究人的道德或习惯,这是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属于城邦的人”。口亚里士多

3、德用一句“人是天生的政中从事的工作。欲阐明后者。就要研究适合这些道德或习治动物”概括出了公民与城邦的密切关系,在他看来,一个惯的好的、正确的政制,这是他在《政治学》中从事的工作。在本性上脱离城邦的人,要么是超人,要么是鄙夫。“]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城邦与生活于其中的公民成员是有那么何谓城邦?亚里士多德以溯源法探讨城邦起源机整体,城邦政制好坏与公民幸福与否休戚相关。他认为。与本质,在他看来,城邦是经由家庭和村落发展而来的自公民的幸福与城邦的和谐在于公民德性的完美运用和实然的共同体,是所有共同体中最崇高、最有权威的共同体。践,而德性依赖于教育功能的发挥,因此教育

4、是达致城邦如果说共同体都是为着某种善而建立的,那么城邦就是善(共同利益)与个体善(尤指灵魂善)的途径。在他看来,追求至善的共同体.即追求高尚而幸福的生活。公民作为教育能够培养德行,塑造公民,促进城邦和谐与社会团结,城邦的组成部分。不仅隶属于城邦。而且只有在至善的城因此,教育在本质上是德性教育,更在根本上与政治相连,邦中才能实现个人追求的善,包括外在善(物质充裕)、躯而在城邦政治中。公民教育就是当时社会最大的政治事体善(身体健康)与灵魂善(道德完善)。由于整体必然优先务。本文根据《政治学》与《尼各马可伦理学》的部分相关内于部分,因而城邦在本性上先于个人及家庭

5、,就像双手离容对亚里士多德有关公民教育的思想进行详细评述.品开身体就不再具有手的功能一样.公民个人离开城邦也其精义,同时总结其对我国公民教育的启示。不再是自足的。因此。每一个公民的最高的幸福在于参与政治生活,为城邦共同利益服务。在此过程中充分展现了一、公民教育背景:城邦政治个人德性。城邦善与个体善紧密相关,城邦善是个体善的亚里士多德的公民教育思想是在城邦政治中展开必要背景和条件,而个体善是城邦善的体现。亚里士多德的.只有理解了城邦与公民之间休戚与共的关系,才能理有关公民与城邦的界定是.“凡有资格参与城邦的议事和解亚里士多德对公民教育思想的重视。何谓公民?“

6、公民”审判事务的人都可以被称为该城邦的公民,而城邦简而言是古希腊城邦政治结构中所特有的一种政治与社会身之就是其人数足以维持自足生活的公民组合体。”[3]f"t3)这份,它和现代国家中的“公民”内涵不同。现代国家中的公句话充分体现了二者的关系。即公民与城邦各自以对方民是指拥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享有相应权利和义为构成条件,相互依存,密切关联。务的人,而古希腊城邦政治中的公民是指除了妇女、外邦人、奴隶之外的成年男性,他们是自由人。是城邦的主人,二、公民教育的政治作用:维护城邦统一、公民作者简介:段元秀(1976_一),女,山西临汾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

7、学院讲师,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博士生。-149-■蝴0145期团结及政体稳固混合政体的“共和制”,这是一种以中产阶级为基础、依照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城邦、共同体、政体或共和政体法律规定由公民轮番为治的以中庸原则为基础的政体,在一定程度上是相近的概念。在他的观念中,公民教育应它尊奉“天下为公”,不允许任何一个社会阶级、阶层、集团服务于城邦共同体的统一与稳定以及政体的稳固与延独霸政治权力。为了保证共和政体的本质。亚里士多德一续,因此他的公民教育实际是服务于政治的教育。公民教方面强调制度设计中公民轮番进行统治以及权力的分立育的目标是“创造公民,使公民能够习得

8、、反思并传递上几与制衡;其二是诉诸公民美德,即通过教育和教化,使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