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存在问题和研究应用

儿童用药存在问题和研究应用

ID:5186595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05

儿童用药存在问题和研究应用_第1页
儿童用药存在问题和研究应用_第2页
儿童用药存在问题和研究应用_第3页
儿童用药存在问题和研究应用_第4页
儿童用药存在问题和研究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童用药存在问题和研究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儿童用药存在问题和研究应用  摘要:目前家庭自行用药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由于对药物知识的欠缺,家庭用药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其中,儿童常常是错误用药最大的受害者。在治疗药物监测中,有关成人的药动学参数不适于儿童。临床上却大多以成人剂型减量给药,难以掌握剂量,致使小儿用药不足或过量的情况时有发生,不良反应严重,甚至发生中毒致死。据报道[1]儿科药物中毒多为用药过量引起,过量药物在组织分布达到饱和状态,以及对肝脏首过效应的影响,通常药物的吸收率和生物利用度增高,过量的药物超过了机体的最大消除能力而产生毒副反应。儿科死亡的病例中,由于滥用、超剂量和蓄积

2、中毒等不合理用药占55.56%。关键词:问题;选择;方向;发展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善,肝、肾的解毒和排毒功能以及血脑屏障作用也都不健全。儿童用药安全当更加重视。1儿童用药现存的问题1.1不合理用药5近年由于医疗费用急剧上涨,农村家庭普遍存在怕上医院,尤其是怕留医住院的心理,孩子生了病后不问缘由,便自己在家里找土方子,或自己到药店抓药,甚至找出过去自己吃剩的药给孩子服用。这样治疗盲目性很大,只是图侥幸。结果轻者延误了治疗时机,重者造成药物中毒。孩子得病,一些家长以自己过去病症与孩子对比,然后对症下药。如感冒,则给孩

3、子服用阿司匹林、速效伤风胶囊、康泰克等药品,服一种不放心,就三管齐下。殊不知上述感冒药主要成份为抗过敏药,联合使用易造成过量而中毒。而在儿童临床用药方面,用药不合理问题同样较为突出。超说明书用药在住院儿科患者中高达50%~90%。在儿科的实际医疗行为中,超说明书用药较为普遍。不少医生及患儿家长对滥用注射剂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习惯将静脉给药作为首选。1.2药物剂型,品种,规格少现有剂型、剂量单位不适应儿科用药。儿童尤其是婴幼儿不宜吞服片剂,家长一般将其研成细粉,加水灌服,往往造成损伤口腔黏膜或牙齿,甚至药液灌入气管,引起咳嗽,感染等。另外,肠溶片只能吞服,无

4、法给小儿用药。现有的计量单位使家长难以掌握剂量。据吕世英报导[2]。1.3儿童用药生产厂家少据报道,我国患病儿童占总患患者口的20%左右,但生产儿童用药的专业厂家却寥寥无几。儿童药品的研究开发需要高额投入,而生产具有小批量、多批次的特点,工艺相对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利润相对较低。因此,企业一般不愿意生产儿童用药。1.4药品说明书不完善5我国儿童用药说明大多是是在成人临床用药成熟后,加进与小儿治疗有关的信息,从而允许用于儿童,缺少专门针对儿童生理病理特点的研究,缺乏儿童用药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长期以来,我国儿科临床用药的基础研究如儿科临床药理学研究不足,儿

5、科药物动力学研究仅有少量报道,新药临床试验阶段往往不包括儿童。因此,上市后缺乏有关儿科用药的药理学、药动学、药效学等方面的资料,同时也限制了一些可能很有价值的药物在儿童中的使用。有文献报道,某儿童医院正在使用的550种药品的说明书中,标注有儿童用法用量的只占48%,标注有儿童注意事项的药品仅有39%,这无疑给儿童患者用药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2儿童用药的选择2.1抗菌药物的应用一般的感冒发烧不要随便使用抗生素,非用不可时,也应选毒副反应小的药物,如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禁止或避免使用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如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可引肾及耳毒性。氯霉素

6、可引起灰婴综合征。如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据此调整个体化给药方案,以确保治疗安全有效。不能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者,不可选用上述药物。四环素类可引起齿及骨骼发育不良,牙齿黄染。喹诺酮类可引起软骨损害,避免用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禁用。磺胺类药和呋喃类药可导致脑性核黄疸及溶血性贫血,儿童应避免使用。52.2泻药与止泻药的应用儿童便秘应先调整饮食,可吃些蜂蜜、水果、蔬菜等,在十分必要的时候才使用缓泻剂。儿童腹泻时也应该先调整饮食,控制感染补充液体,一般不主张使用止泻药,因使用止泻药后腹泻虽可得到缓解,但可加重肠道毒素吸收甚至发生全身中毒现象。2.3解

7、热止痛药的应用儿童发热的原因很复杂,也许是普通感冒、扁桃体发炎,也可能是麻疹、肺炎、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在没有查出病因前,滥用解热止痛药,会掩盖病情,妨碍正确诊断,耽误治疗。有消化道出血或溃疡的患者,应禁用或慎用阿斯匹林、保太松等药物。2.4镇静催眠药的应用镇静催眠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广泛的抑制作用,产生镇静、催眠和抗惊厥等效应。儿童有高热、过渡兴奋、烦躁不安、频繁呕吐等情况,使用镇静药可以使患儿得到休息,以利病情恢复。常用的药物有苯巴比妥、安定、异丙嗪、氯丙嗪等,但是使用镇静剂不当也可造成患儿呼吸抑制。不应长期使用镇静催眠药。3儿童用药剂型的发展方向3.1

8、易分剂量型5如口服液,糖浆剂,冲剂,颗粒剂与滴剂等剂型易分剂量型,适合于按患儿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