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糖尿病药物.ppt

抗糖尿病药物.ppt

ID:52609483

大小:212.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4-11

抗糖尿病药物.ppt_第1页
抗糖尿病药物.ppt_第2页
抗糖尿病药物.ppt_第3页
抗糖尿病药物.ppt_第4页
抗糖尿病药物.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糖尿病药物.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抗糖尿病药物2认识糖尿病定义:糖尿病(DM)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和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长期可引起多个系统损害,合并多种慢性并发症,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1]。糖尿病的分型(WHO,1999)I型糖尿病:胰岛素绝对不足(免疫介导性、特发性)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伴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特殊类型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妊娠糖尿病3药物治疗胰岛素双胍类:二甲双胍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药物:格列吡嗪、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等非磺脲

2、类药物: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新型降糖药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DDP-4抑制剂:西格列汀、沙格列汀4分类:来源分:动物胰岛素与人胰岛素作用时间分:超短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预混胰岛素5药物治疗-胰岛素药物治疗-胰岛素适应症:1型糖尿病患者维持生命2型糖尿病经饮食或口服降糖药未控制2型糖尿病初始治疗需迅速控制血糖糖尿病急性和严重并发症的患者6不良反应:低血糖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出现昏迷、休克、脑损伤,甚至死亡。过敏反应较多见,一般反应轻微,偶可引起过敏性休克。胰岛素口服无效,必须注射给药,皮下注射吸收快

3、,但可引起注射部位脂肪萎缩。7药物治疗-胰岛素注意事项:①禁用于对胰岛素及任何成分过敏者和低血糖患者②妊娠期妇女首选人胰岛素控制血糖,哺乳期妇女使用胰岛素对婴儿无影响,但需要减少胰岛素用量。③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糖、尿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常规、肾功能、眼底、血压和心电图等[2]。8药物治疗-胰岛素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一线药物和联合用药中的基础药物[3]。临床应用:用于单纯饮食治疗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肥胖或超重者。成年人口服给药,初始每次0.25g,每日2-3次,根据疗效逐渐增加剂量,一般每日1-1.5g,最大剂量不超过2.0g。不良反应:常见饮食缺乏、恶心、腹部不适和腹

4、泻等消化道反应,单用不引起低血糖,罕见乳酸性酸中毒。9药物治疗-双胍类:二甲双胍注意事项:①禁用于肝肾功能不全及严重感染、缺氧或接受大手术等疾病的患者。②10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老年患者肾功能可能减退,易出现乳酸性酸中毒,用量宜酌减,65岁以上患者用药时宜谨慎,80岁以上患者只有在肌酐清除率正常时方可使用,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禁用。③用药期间定期监测空腹血糖、尿糖、尿酮体和肝肾功能等。10药物治疗-双胍类: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胰岛素水平而降低血糖。它是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主要药物,包括格列吡嗪、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等[4]。临床应用:用于饮食控制效果不佳且胰岛

5、功能尚存的2型糖尿病患者。成年人口服给药,初始剂量为每日1.25-5mg,根据患者血糖水平调整剂量,通常每日使用5-10mg,最大用量不超过15mg。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糖和体重增加。11药物治疗-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药注意事项:①不推荐儿童和哺乳期妇女使用,孕妇禁用。②如漏服应尽快补服,若接近下次服药时间,则不需要补服或加倍服药。③本药餐前服用效果较好,但为减少胃肠道反应,也可于进餐时服用。④用药期间定期监测血糖、尿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等,并进行眼科检查。12药物治疗-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药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即格列奈类药物,又称为餐时血糖调节剂,最大特点是促进糖尿病患者胰

6、岛素生理性分泌曲线的恢复,口服吸收迅速、起效快、维持时间短,主要降低餐后血糖水平,临床上使用的药物有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5]。13药物治疗-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药临床应用: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瑞格列奈:起始剂量为每次0.5mg,三餐前服用,最大日剂量为16mg.14药物治疗-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药药物治疗--糖苷酶抑制剂延缓葡萄糖的产生和吸收,降低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代表药物为阿卡波糖,还有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6]。临床应用:用于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可用于糖耐量减低患者。阿卡波糖:50mg-300mg/d,2-3次/d,进餐时服用,嚼碎。不良反应:排气增加

7、、腹胀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多数症状可随服药时间延长而减轻或消失。15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和相关代谢紊乱,临床上用的药物有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7]。临床应用:用于2型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的治疗,罗格列酮单药治疗起始剂量为每日4mg,效果不佳时可加量至8mg或与二甲双胍联用。不良反应:主要为嗜睡,肌肉和骨骼肌痛等,低血糖发生率低。注意事项:禁用于骨质疏松症及慢性心功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