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小河流治理技术探讨

北京市中小河流治理技术探讨

ID:5326446

大小:275.6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08

北京市中小河流治理技术探讨_第1页
北京市中小河流治理技术探讨_第2页
北京市中小河流治理技术探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中小河流治理技术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水土保持SWCC2014年第1期北京市中小河流治理技术探讨廖平安(北京市水务局,北京100038)[关键词]中小河流;治理技术;北京市[摘要]借鉴国外河流生态治理方面的先进经验,结合北京市中小河流现状及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小河流治理原则,对中小河流治理的平面形态修复、断面形态修复及岸坡防护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结合北京的典型实例,阐述了中小河流生态治理技术的应用及效果,对保障河流防洪安全和水资源利用,促进人水和谐,推进北京市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意义重大。[中图分类号]TV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941(2014)01—0011一O3传统的河流治理方式多

2、以防洪、排涝为主要目的,部河段易发生河水漫溢形成灾害。往往忽视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常导致自然河流处于(2)堤防设计形式单一,河道硬化、渠道化。河人工渠道化和非连续性的河内湖状态。随着社会、经流治理过程中的裁弯取直、修建规则化断面,使水流速济、观念和意识的不断发展,生态、自然河流建设进入度加快,加剧了水流对河床的冲刷。石砌的护岸使河了人们的视线。1938年德国的Seifert首先提出了亲道景观遭到破坏,亲水性降低。另外,渠化、硬化后的自然河溪治理的概念,20世纪5O年代,德国正式创立河道,切断了河流水体与陆地的生态交流,阻碍了鱼类了“近自然河道治理工程理论”,之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洄游,

3、破坏了河道的自然生态,使生物多样性大大降对破坏河流生态环境的河道整治工程进行反思,并逐低。渐对河流进行回归自然的改造和建设¨j。(3)河流污染严重,水质严重恶化。目前,北京市北京市从1998年开始以建设“水清、流畅、岸绿、区污水处理率为95%,而郊区污水处理率仅为53%,通航”的现代化水系为目标,对城市水系进行了大规模部分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中,导致河水污染,水的综合整治,还以“绿色奥运”为契机,开始了生态型质恶化。另外,随着北京郊区工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河道的建设J。通过对长河、清河、北土城沟、凉水河、多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道,污染更加严重,水质难以北护城河、马草河、转河、怀九

4、河等河流的生态治理,使自然净化,河流自我调节和演替功能退化。河流水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北京市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km的河流总数为425条,目前全市尚有50632中小河流治理技术km中小河流有待治理,部分中小河流存在防洪标准北京的中小河流遍布于城市和郊区,依据社会功低、堤防设计形式单一、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因此有能,可将中小河流划分为城市型和乡村型两种类型,依必要探讨中小河流治理技术,促进北京市中小河流生据治理原则,结合现有的治理技术,不同类型中小河流态建设。治理模式各不相同。1中小河流治理存在的问题2.1治理原则(1)河流平面的多形态化。在满足防洪排涝的要(1)防洪标准低,受灾损失大

5、。北京市中小河流求下,应尽量保持原有河道平面的多形态化,随弯就治理比较滞后,防洪标准偏低。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势,顺其自然。发展,城市硬质地面增多以及配套雨洪利用设施的缺(2)河道断面的多样化、自然化。合理利用河道少,导致城市地表径流量有较大幅度增长,河道行洪能空间,在治理中根据各河段的具体情况分别改造成单力相对降低。另外河道占地、砂石盗采、私搭乱建等使一断面、复式断面或不规则、不对称断面,以满足城市部分河道内淤积严重,河道断面不能满足行洪标准,局居民对水体的共享性愿望,满足人们的休闲、亲水、亲近自然的需求。[基金项目]山区河流局地暴雨灾害及综合治理示范研究(Z121100000112

6、008)(3)河道护岸的生态化、景观化。应尽量避免使中国水土保持SWCC2014年第1期用单纯硬质护岸,因地制宜选择生态型护岸,兼顾安位于河流蜿蜒段,占到河流栖息地的30%~40%,在全、生态、景观的需求。各种流量条件下,比相关联的深潭断面宽25%,位于(4)河道水岸的特色性。河流各河段的自然风两个弯曲段之间的过渡段,间距为3—10倍的河宽,浅貌、两岸的用地性质、历史文化等均不相同。考虑生态滩高出河床的高度不应大于0.3~0.5m,顶高程的连环境要求,重点河岸要创造出有特色的秀美宜人的河线坡度应与河道坡降一致。流环境。(3)急流陡坡构建。急流陡坡构建技术的主要作2.2治理技术用是降低

7、河水流速、防止河床淘刷和稳定河床等。具2.2.1平面形态修复体可分为混凝土铺石固床技术、阶梯式固床技术和石河流平面形态修复一般在确定了河道宽度之后,梁式固床技术。利用经验公式确定河道蜿蜒模式及相关参数。与直线混凝土铺石固床。该技术适合堆积层河床且河床化河道相比,河道的蜿蜒化降低了河道坡降,从而减小质<20cm的河段,不适合泥石流易发区。使用该了水流流速以及泥沙输移能力。在河流平面形态修复技术时,应采用混凝土铺垫以抵抗高流速形成的冲刷,中,通过河道蜿蜒化的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