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院校国学教育必要性与方法浅析-论文.pdf

工科院校国学教育必要性与方法浅析-论文.pdf

ID:53568821

大小:211.02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8

工科院校国学教育必要性与方法浅析-论文.pdf_第1页
工科院校国学教育必要性与方法浅析-论文.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工科院校国学教育必要性与方法浅析-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工科院校国学教育必要性与方法浅析教育探索本文为黑龙江科技大学教研项目《理工类院校国学教育课程的设立与创新》(编号:JYI3-147)阶段·性成果工科院校国学教育必要性与方法浅析刘书惠’杨栋。(1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22;2,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摘要】工科院校开设国学教育课程,有助于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意识,提高人文素质,形成健全人格,增强校园文化底蕴。国学教育教学方法一是以课程传达思想,依国学普及文化,开设适合3-.科学生的国学通识课程;二是阅读国学经典,体会元典文献的文化内容与精神;三是打造师生互动新平台,支持学生作讲习主体;四是设置多种隐性课程,

2、在实践中扩大国学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关键词】国学教育;工科院校;必要性;教学方法从夏商西周的礼乐忠敬到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从东西两汉的不尽合理,甚至与传统文化课程的发展还有很大差距,无法展现国赋蕴沧桑到建安正始的刚健清俊,从大唐盛世的黄钟大吕到宋元明学教育的重要价值。清的义理朴学,中华文明传延五千年始终高居世界文化之巅。尽管鉴于此种情况,本文尝试对工科类院校开设国学课程的必要性中国近现代史的上的沉重创伤让世人唏嘘感慨,但华夏文化与学术进行分析,并提出符合现实需要、便宜实行的教学万法。一始终没有断绝,特别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承载炎黄文化精华、工科类院校开设国学课程的必要性的“国

3、学”迎采了前所未有的热潮。国学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领1、引导学生重新思索中华文明精髓所在,从而以主要知识传承域中的重要一环,切实了解大学国学教育的现实状态,有针对性地者的身份保持中国文明的独立和中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学生设立国学教育目标,是高校教育者与管理者都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振兴中华、服务民族的意识传承华夏文明、提升高等人才人文素质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一个国家要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保持文化学术与民所谓“国学”,在我国古代是指国家设立的学校。《周礼·春官族精神的承续与独立。胡适先生在《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中说:⋯国宗伯·乐师》云:“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近代以来“

4、国学’在我们的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学”的新义则源于日本,江户日寸代中期以荷田春满等为代表的一部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分人,提倡研究日本的古代典籍、考察本土文化,遂有“国学”之称。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国学将中国的文化、历史与学术受此思潮影响,二十世纪初以梁启超、黄遵宪、邓实、章炳麟、刘师培凝练化,最直接、最清晰地展现了中华文明的精髓与特色。国学课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学人,提出了研究国学、保存国粹的一系列主程的开设,可以引导工科学生学会用中国视角看待问题,不再机械张。特别是章炳麟《国故论衡》、《国学概论》、《

5、章太炎国学演讲录》地引用所谓先进的西方理论来诠释和判定一切,更多地认识到华夏的相继出版,“国学”开始以较为明确的形态正式走入国人的视野。文明与传统学术中有许多宝贵遗产,从而增强其使命感与文化自信近现代关于国学的界定和论述颇多,无法达成完全一致的意见,但心。“若就其大致相同的方面而言,可以说‘国学’即中国固有的学术,2、以国学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积淀校园文化底蕴,改变工以及研究中国传统的典籍、学术与文化的学问。”⋯从“国学”一科类院校偏于生硬的气质特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的词的来源到它所包含的意义,可以看出,国学不等同于传统文化,两软实力者相互联系但在内涵、外延及研究方

6、法等方面又有很大差别,因此,一所成功的工科类院校,不仅需要实力雄厚的专业、成果丰富绝不能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而忽略或完全放弃国学教育,的科研、先进完整的基础设施这类“硬实力”,同时也需要深厚的校这是了解国学意义,开设国学课程,提高学生学术能力和人文素养园文化底蕴、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典雅的人文气质这类“软实力”。的基础与前提。相较于前者,“软实力”的提高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而文科相对目前,高等院校针对大学生的国学教育主要有两种形式:其一,薄弱的工科院校往往缺少对人文情怀的坚持关注与培养,使其不由设立专门的国学研究院或国学专业,开展系统的专业国学教育和国自主地产生一种冰冷的距

7、离感和疏离感,难免让人对其毕业生的综学文化研究,以培养专业的国学人才为己任。其中,北京大学国学合素质和文化积累屡生质疑。而国学教育则是提高工科院校学生研究院、南京大学中国国学院、武汉大学国学试验班、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素养,增强就业竞争软实力,积淀校园文化底蕴的有效方式。国学院、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3、通过国学教育,建立健全人格、解救精神危机,引导工科学生中心、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研究基地、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等都在未来步入正确的职业道路和人生道路较具代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