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doc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doc

ID:55147912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9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doc_第1页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doc_第2页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doc_第3页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谈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是通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是一门逻辑推理很强的学科,学起来比较空洞、乏味。但它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世界上不同的领域中都要涉及到数学知识。因此,要学好数学,学懂数学,就要从小抓起,从小学开始打好扎实的数学基本功,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显得

2、尤为重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认为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他对不懂的事物、不了解的事物总持有一种好奇,在头脑中总有那么多的“为什么”,总想认识它,弄懂它,有了这种好奇就能推动他们主动观察、了解、探索事物的欲望,这就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内部动因。爱因斯坦称“神圣的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如:在三年级数学教学中,有这样的一题: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长比宽多8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学生的回答结果是:12+8=20,×2=64答:长方形的周长是6

3、4厘米。看到这种结果,我顿时懵了,不应该这样,我的不满意还没显露出时,另有几位学生举手说:“老师,他们的解题方法不对”,我认为应该是:12-8=4×2=32答:长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还没等老师开口,激烈的争辩开始了,争辩了几分钟后任然没有达成统一的结论。有个学生问老师,你赞成哪种方法,我直接告诉学生,老师也赞成周长是32厘米的结果。半数的学生用好奇的目光望了我一下,于是他们埋下头静静的思考、认真的计算,喔!原来是这样,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我也笑了。正因为他们有了那种好奇,产生了对老师的怀疑,才埋下头去认真的思考

4、、探究,最终找到了解题的方法,掌握的解题的技巧,这就是思维的拓展,创造性思维的建立。正如爱迪生读小学一年级时向数学老师提问“1+1”为什么等于2不等于1呢?对于学生古怪可笑甚至愚蠢的好奇行动,老师不宜大动肝火,粗暴禁止,更不要肆意的扼杀学生好奇心,而是要大力的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探索客观世界的精神,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发散、求异、逆向思维  1、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要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冲破固定的思路,不局限某一方面的思考,灵活的产生超常的构思。如:在数学教学中“2”的认识时

5、,就不局限于书本上的两根小棒用“2”表示,两颗糖用“2表示”。我让学生联想到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周围哪些可以用2表示。学生的思维一下被打开,纷纷举手发言:两个苹果可以用“2”表示,两只鸡可以用“2”表示······。  2、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就是要培养学生独创、新奇、别具一格的思路。如在教学估算时:512×45学生的回答是把“512看做500,45看做50进行估算”、“512看做500,45看做40进行估算”、“512看做510,45看做50进行估算”、“512看做510,45看做40进行估算”、“512看做50

6、0,45看做45进行估算”这些回答都颇为独特,都具有较大的创新。  3、逆向思维的培养。在解决问题时,我们用正向思维去解答,或许我们能找到正确的答案,有时却找不到答案,我们用逆向思维去思考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逆向思维是摆脱常规思考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三、常给学生鼓励,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  在教学中,经常会碰到“遇到困难就放弃的学生”,问他“为什么”放弃,怕苦、怕累、怕动脑筋,不善于思索。如:在练习计算618×74时,好些学生做着做着就不做了,说:“我已经算了几遍了,不算了”。在教师

7、的鼓励与帮助下,他明白了,原来是进位错了,是错的这样的“离谱”。教师不要吝啬那么的几句鼓励的话,要主动的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给予鼓励,少一些责备,学生从心里会尊重你,喜欢你,从而爱上你的学科,更会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是要启发学生的好奇心,产生多疑多思多问,有创建性地提出问题,富有新意的解决问题,养成多角度、多侧面、多方法地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